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翻译学研究多重转向:从经验之谈到综合描写、宽域规范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1-21 11:0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者按:语言学研究向来关注具体问题,方法可谓具体研究之良具,因此,本版将陆续推出关于语言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的文章。栏目名中“旨归”之意取自《温病合编·自序》:“其于卷帙浩繁者,必要旨归,琳琅珠璧,无美不搜……”希冀将语言学方法论之美文尽收于本栏。

  1927年,蒋翼振《翻译学通论》出版,语词意义上的“翻译学”从此诞生。蒋氏对翻译学的定义很简单:“用乙国的文字或语言去叙述甲国的文字或语言;更将甲国的精微思想迁移到乙国的思想界里,不增不减本来的面目;更将两国或两国以上底学术作个比较研究,求两系或两系以上文明的化合,这个学术,叫做翻译学。”蒋的话可分三段,前二段涉及翻译,后一段直指翻译学,方法论上是比较(研究)和综合(化合)。可见,对于翻译学,80余年前我国学人已开始有了朦胧的学科思想,虽然与今天谈论的翻译学学科体系相距甚远,但在那个时代实属远见卓识。遗憾的是,国人并未紧随其后做系统研究以对翻译学有所建树。此后半个多世纪,虽然我国译家译论不断,再现了传统译论的精髓,但翻译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似仍渺茫。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方梦之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