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汉学家不仅认为文字的魅力可以大到“一言兴邦”的程度,更对文本的依赖到了欲罢不能的境地。更有甚者,汉学家们用一种并不理性的情绪对待理学,“自古理学之儒,滞于禀而文不昌,经术之士,汨于利而行不笃”。在江藩笔下,这种抵触似乎到了不可收的田地,他认为,理学之所以积弊且无明达之士出来挽救颓波,完全在于他们“滞于所习以求富贵”的错误问学心态。
断裂:挣脱儒学整体性格约束的借口
清代汉学家往往一方面自我批评与担忧“道问学”之余不求义理,专事训诂,恨不得“从君烧尽虫鱼学,甘作东京卖饼家”;另一方面却又时刻沾沾自喜于自己做的是真学问,视此以外一切皆为妄作。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彭卫民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