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理性分析网络热点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1-16 09:5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10月8日,有爆料人称中石化河北分公司花13万元印制260元一盒的名片,并附上收据佐证。消息一出,引来众多质疑。中石化相关负责人立即回应,经多方查证,这批名片实际上96元一盒。

  从一盒260元到96元,价格一落千丈。网络爆料人白纸黑字,似乎有凭有据,而中石化方面则多方查证,回应也颇为有理。两种声音同时交响,我们信谁?

  基于人们对高油价的不满,舆论天平自然向网络所爆猛料倾斜,中石化成了众矢之的。但事实究竟是什么,孰是孰非?一个现象是,这类事件大都以不了了之而告终。没有结局,没有答案,直至风平浪静后,不再愤怒的人们淡忘这一切。

  中石化“天价名片”事件,只是当前纷繁芜杂的网络世界之冰山一角。常常,一个网络热点事件一出,各路声音即刻汇成“交响曲”,“三人成虎”之势能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将“信息失真”演绎到极致。

  信息过剩的网络时代,我们究竟该信谁?这将事实判断的巨大挑战摆到受众面前。若信了事实,就守住了底线;但若信了谣言,就乱了方寸。这当中,有多少人是浑水摸鱼、跟风起哄,又有多少人是头脑冷静、理性分析?

  社会二元结构愈发明显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人很容易丧失基本的判断能力,他们不假思索,将批判的目光瞄准“富二代”、“官二代”、“宝马”、“央企”等字眼。而这种“仇富”、“仇官”心理,恰恰给谣言的传播扩散滋生了空间。

  微博的诞生,更给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沃土。一条条虚假信息转来转去,忙得一塌糊涂,似乎是伸张正义,实际助长了造谣者气焰,将舆论环境弄得一团糟。

  10月1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召开的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指出,对少数人借用微博客编造和散布谣言,故意侵犯他人权益,进行非法网络公关等违背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污染网络环境、危害网络信息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必须依法依规予以查处,决不给各种谣言和违法信息提供传播渠道。

  官方此举,是对一些借网络造谣事件的有力回击。在道德约束失控的“拟态世界”中,诉诸法律法规确是一剂“止谣”良药。然谣言止于智者,网民的良好自律才是优化网络环境的关键。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孙国徽 单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新闻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