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赖德胜教授主持编写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2011》于11月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国内首部以就业质量为主要关注点的劳动力市场报告。此报告以就业质量为主线,探讨了包容性增长背景下实现就业质量提高的机制和途径,并首次对全国各地区进行了就业质量的排名。报告还分别研究了农民工、大学生、残疾人等群体的就业状况,集中反映了中国劳动力市场近段时期以来的最新变化。
中国就业质量堪忧
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就业质量总体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第一,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依然明显,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歧视问题严重。第二,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工资增长较慢,而且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第三,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仍不全面,保障水平不高,30岁以上的“蚁族”(高校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群体在不断增加。第四,劳资关系问题突出。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我国劳动争议案件年均递增19%。2008年,全国劳动争议案件受理数达到创纪录的69.35万件,比前一年激增98%;2009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仍然高达68.44万件,各级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31.9万件;2010年,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继续出现激增趋势,劳资矛盾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实践中的主要矛盾之一。
就业质量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素质
报告认为,就业质量不高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方面危害:就业质量不高压制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劳动生产率低下;资源消耗巨大,环境破坏严重;劳动者收入提高缓慢,社会保障水平低,压抑了劳动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劳资关系矛盾扩大,加剧劳资冲突,从而导致中国国际竞争力不高。总之,就业质量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质量不高、成果分享公平性不足、经济增长转型滞后的重要原因,还是劳资矛盾加剧的原因之一。提高就业质量是实现中国包容性增长并协调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提高就业质量 实现包容发展
报告强调,推进共享型增长是一种能够促进就业扩大和收入平等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就是说,通过就业的扩大和提升以及收入分配的改善来推动经济稳健较快增长,同时,要通过经济增长使就业面得到扩大、就业质量得到提升,使收入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通过共享型增长,达到高增长—高就业—高收入—高消费—高增长的高位循环,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举措。
传统计划体制遗留下来的一些不合理制度和政策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改革和创新,是造成中国劳动力就业质量总体不高、不同地区和居民阶层收入差距扩大等诸多问题的重要因素。此外,在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驱使下形成的有悖于市场体制规则的制度和政策、政府对市场扭曲的作为度低、对资本节制不足、工会组织不健全等问题,均影响了劳动就业质量和收入分配均等化水平的提高。为此,要提高就业质量,达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包容性增长与和谐可持续发展,除了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广开就业门路外,还要加强人力资本投资、保障劳动者权益,更要在推进体制改革、市场一体化、拓宽就业门路等方面多管齐下。(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林峰)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