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中国社会科学报》与学林新人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0-24 14:0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忠实读者,其给予我最为深刻的印象,除了汇聚各学科原创学术观点、刊载中外学术信息,引领学术前沿、推动学术发展的贡献之外,作为一名年轻的学者,尤其让我感动的是,这份报纸秉承了其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培育学术新人的优良传统。就以我身边学者的成长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提携培养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孙亮博士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问题”的三重建构意义》(2010年9月30日)、《“讲坛哲学”个性化误区的前提反思》(2010年8月5日),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李涛博士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的《“今日中国为何出不了大师”是伪命题》(2011年5月26日)、《今日中国为何患上“大师臆想症”》(2011年7月26日)、《高度学科化有碍中国学术发展》(2011年9月8日)等文章,每经刊载,总能引起学界的不少关注与争论。李涛对“钱学森之问”的质疑,更是引来了上海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一批知名学者的批判与反驳,在学术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因为我本人订阅了全年的《中国社会科学报》,每期必读,也有幸成为了贵报的作者。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一个“学无藩篱,反求诸身”的求知者,我时常反思一个这样的问题:在学术生产与学术生长之间,除了献身学术的探究精神之外,究竟什么力量在指引青年一代学子的求学道路?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像《中国社会科学报》这样真正扶持新人、关注新人的学术园地。如果不是《中国社会科学报》这样清新高雅的学术平台虚怀若谷地接纳学术新人,不嫌弃青年学子“人微言轻”,大胆地推出他们的真知灼见,多少学林新苗不仅不能长成参天大树,反而会逐渐枯萎乃至死去。我不由得想起两年前,华南理工大学的傅如一先生对我说的那句话:我只认文,不认人。《中国社会科学报》正是这样一份只认文、不认人的报纸!

  百余年前,身为帝师与学阀的翁同龢,将“离经叛道、干冒宸严”的《上清帝第一书》详细誊录下来,在光绪面前大加赞赏,并对康有为发出“与君虽新见,然相知十年,实如故人”的感慨。如果没有翁,也许康的新思想还要被压抑下去。对于今天的后学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的学术种子期待有一块肥沃的园地来播种,他们的思想火花需要有广阔的原野来燃烧,未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建设者和推动者,或许正是今天这一批在学术丛林外翘首探看的青年学子。透过《中国社会科学报》“从这里走进中国社会科学” 的价值理念,我看到了中国年轻学者的希望之路。诚哉斯言!愿《中国社会科学报》成为未来中国学术大师们的制造者和见证者!(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彭卫民(西南政法大学政治学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