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云岭之巅:与时间赛跑 建“安全之城”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0-24 10:2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德钦,藏语意为“吉祥如意,和平安乐”。德钦县曾是滇藏茶马古道重镇,如今是云南通往西藏的北大门,被称为“雪域天路”的214国道蜿蜒穿过该县。这个云南省内海拔最高的县,素有“云岭之巅”之称,平均海拔达4270.2米,县城升平镇海拔也高达3400米。

  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地形与之有所类似的升平镇一度成为网上讨论的热点。近日,记者在实地采访中,真切感受到了当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迫切和紧张。

  三面环山 地质灾害多发

  前往升平镇的途中,正在进行二级公路改建的214国道上尘土飞扬,险境环生,边坡开挖处,大面积破碎沙石裸露。快到县城时,路旁“滑坡地段”、“落石地段”的交通警示牌令人不禁有所担忧。

  升平镇三面环山,处在一条狭长的山谷中,水磨房河、直溪河、一中河在城区汇入巨水河。由于坡陡,流经县城的河流,河道狭窄、水流甚急。

  只有一条主街道的升平镇,夜晚没有大城市的喧嚣热闹,一派安闲,三三两两的居民时走时停,跟熟人打着招呼,甚至有晚归的牲畜独自“信步街头”。但谈及地质灾害,显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一家银饰店内,店主告诉记者,老辈人曾讲过大型泥石流从山上俯冲下来掩埋城区的悲剧,近年来,泥石流较为少见,但在每年5—10月的雨季,县城附近时有滑坡、落石事故发生。

  德钦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肖志凌证实,直溪河在100多年前曾发生过特大型泥石流,冲毁淤埋了老城区;20世纪50年代,下街子一带被泥石流掩埋。近年统计的地质灾害情况是:2002年夏天,大型泥石流冲毁县医院围墙和房屋,1人死亡;2005年,原审计局所在的后山山体崩塌,2人死亡;2010年4月24日,连续强降雨导致营房村后山民房边坡坍塌,2死1伤。

  因地制宜 治理拓展并举

  据了解,面对严重的地质安全隐患,有关部门曾计划搬迁德钦县城。2003年6月,在云南省政府迪庆现场办公会上,迪庆州委、州政府汇报了德钦县城的地质灾害问题,并提出搬迁县城的要求。但在遍布雪域高山的区域,很难找到适合的新址。2005年6月,在对德钦县城迁移选址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省政府提出:要立足老县城,拓展新城区。老城区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以治理为主、发展为辅,通过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挖掘潜力,适当发展。同时开发飞来寺和雾浓顶两个片区。

  目前,县城向南拓展的建设项目已见新城区雏形,山谷低处矗立起不少新房。当地居民说,县行政办公楼和廉租房小区已入驻。

  在政府后山边坡治理现场,工人们正紧张地喷注加固。云南国开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德钦10月份就进入冬季,争取在下雪前完工”。

  肖志凌介绍,近年来,通过实施县城拓展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县城近万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得到一定改善,有效缓解了地质灾害威胁。具体来说,德钦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拓展新区,搬迁群众。县城向南拓展,将居住在滑坡地段的群众搬迁到新城区。新城区建有体育场,在发展文体事业的同时,提供救灾应急避险疏散场地。二是工程治理,整治河道。近6年来,当地累计投入7380万元,先后完成了一中河泥石流治理、直溪河上游三个拦渣坝、直溪河变电站至巨水桥排导槽、水磨房河上游拦渣坝等10多项工程。三是生态建设,整治面山。对县城周边坡地实施退耕还林和生物治理。四是群测群防,确保安全。县政府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各乡镇均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机构与群测群防网络体系,每年填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和《地址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并与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责任人签订责任书,加强了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排查和监测预警,掌握灾害点的动态变化情况。认真执行“四项制度,三条措施”,即汛期24小时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和层层负责制度,以及简易监测、灾前报警和紧急避让措施。目前,县城周边安排了16个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共发放了200多份明白卡。

  “安全之城”建设 任重道远

  虽然地质灾害防治进展顺利,但肖志凌感觉肩上的责任仍很重。他说,真正让升平镇成为“安全之城”、“和谐之城”,需要跟时间赛跑。

  在云南地质环境研究院8月新编制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年)》中,县城周边一带被列为全县5个灾害发育相对密集带之一。该规划描述,升平镇周边滑坡泥石流极高易发亚区 “受断层影响,岩体破碎,斜坡稳定性较差”,区内共发育地质灾害97处,其中滑坡82处、崩塌7处、泥石流沟6条、不稳定斜坡2处。

  肖志凌说,由于县城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许多隐患仍未得到彻底解决。此外,德钦县级财政困难,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设备购置的投入能力有限,灾害监测设备十分紧缺,影响了地质灾害隐患监测、排查治理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黄维政)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