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奥茨冰人”迎来发现20周年 中外学界关注人类学古尸研究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0-24 10:2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奥茨冰人’对我而言是永远充满魅力的科学研究领域,作为一个研究团队,我们正努力将有关研究成果和知识传递给普通公众。每当走近冰人这样一个人类个体,我禁不住会思考一些关于人类的基本问题。”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体质人类学家Niels Lynnerup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Lynnerup是“木乃伊和冰人研究所”冰人研究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该研究所位于意大利博尔扎诺。

  “奥茨冰人”研究20年总结和反思

  意大利南蒂罗尔考古博物馆馆员Melitta Franceschini告诉记者,2011年9月19日是“奥茨冰人”发现20周年纪念日。该馆及相关学术机构举办了系列活动,始自1月的“奥茨冰人”特展是其中一项。该展览包括冰人DNA研究、关于2001年冰人左肩发现的箭头的一系列新研究和猜想、利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复制冰人模型等最新研究成果。

  1991年9月19日,德国登山爱好者西蒙夫妇在阿尔卑斯山冰川发现了“奥茨冰人”。当时他们以为这是现代人的遗体。5天后,奥地利考古学家Konrad Spindler给出结论,这至少是4000年前的古人遗体。专家随即对发现地点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在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奥茨冰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5300年。那个时代的世界景象是:欧洲大陆铜器时代初曙将露;英国的巨石阵尚未动工;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古代王朝即将兴起,吉萨金字塔还要在约600年后才建成;中国尚处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晚期,还没有进入古代文献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奥茨冰人”不但身体组织、骨骼保存完好,而且衣服、随身装备等都能提供丰富的信息,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在对“奥茨冰人”持续研究20年之后,学者们进行总结和反思。Lynnerup在20周年纪念会上的主题发言中指出,科学方法或技术一直在持续发展,将其运用到研究中,就能获得更多关于冰人及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新信息。

  马王堆古尸国际会议评估与保护

  与此同时,在8000多公里外的中国岳麓山下,第一届马王堆古尸保护和研究国际研讨会于9月16—20日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就如何更好地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来保护和管理好马王堆古尸,如何建立科学的古尸评估、研究和保护体系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讨论主题包括马王堆古尸、埃及木乃伊、欧洲泥炭沼泽干尸的保护和研究,来自比利时、英国、德国、瑞士、葡萄牙等多国学者分享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震惊中外。国内学术界对一号墓墓主“辛追夫人”的遗体已展开多年研究,成果颇丰。国际博物馆协会埃及学委员会主席、比利时学者Claire Derricks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近30年后,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一个重要事件。马王堆汉代古尸及相关研究是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大大增加了国际学界在该领域的认识。”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由于时间和空间的特殊性,境内古人遗骸是体质人类学研究的珍贵材料,而利用中国古尸进行综合性研究是一个吸引人的国际性学术研究课题。近年来,我国体质人类学古尸研究领域取得不少新进展,马王堆汉墓古尸研究不断深入,与海外学术界的交流日益加强。北京、上海、吉林、湖南等地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机构也从某些方面展开了研究。但说到集合国内学术研究力量展开深入研究,新疆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新疆发现有数量最多、保存状况最好的古代干尸,如已被学者研究多年的“楼兰美人”。据介绍,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罗布泊小河墓地还是世界上出土干尸最多的墓地。今年8月中旬,吐鲁番博物馆干尸展厅首次对外开放即受到国内外关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卫东告诉记者,在新疆修建博物馆很有必要也很紧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博物馆处工作人员王金华也告诉记者,新疆正在筹建中国体质人类学博物馆。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已经完成申请报告,并提交有关部门等待审批。

  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古尸研究

  体质人类学是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与类型在时间、空间上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拥有广泛的研究对象,其中关于古代人类遗骸的研究对于了解人种起源、发展和变异的价值很大,特别是处于特殊保存状态的古尸,对其进行科学研究有重要学术价值和人文意义。因此,从5000多年前的“奥茨冰人”到2000多年前的“辛追夫人”,都引起学术界和公众的普遍兴趣。“奥茨冰人”属天然冰冻木乃伊,埃及木乃伊是人工制作的,“辛追夫人”属湿尸,“楼兰美人”等多为自然干尸,都具有不同科研价值。

  关于国际上古尸研究的进展,Derricks介绍说,古尸研究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极具重要性,除遗体本身外,研究对象还包括与其相关的保存环境、绷带织物、处理技艺、铭文等。现在越来越多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参与到了该领域,如考古学、人类学、生物学、医学、古生物病理学、骨骼学、血清学等,他们使用更多最新的实验研究技术。在古尸处理、研究和展示中,相关伦理学考虑进入学者思考范围。“召开古尸研究学术论坛非常重要,既可分享研究成果,又能促进公众理解这些研究的价值,以及保护人类各种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曾江 本文图片由意大利南蒂罗尔考古博物馆提供)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