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十一五”期间,政府逐年增加相关投入,由2005年的41亿元增至2009年的110亿元。“十二五”期间,经费投入增长势头将会保持,政府投入总额预计达到1000亿元左右。财政投入固然重要,但很多专家认为,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也颇为关键。实践证明,只有走“原创”发展的道路,中医药才能成为真正的主流医学。
加强“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
目前,我国已经在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浦东区及甘肃省开展中医药综合发展和改革试验,其他各地也在按照“中西医并重”的精神开展不同层面的探索。从性质上看,这种改革力度为全球所独有,即把中医药作为主流医学来看待。
与上述做法形成反差的是,不少人的有关意识仍相当薄弱。这种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上述改革和发展的动力主要还是来自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虽然其中也有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因素,但在本质上尚未真正从“文化自觉”的高度促进中医药综合改革和发展。其次,即便对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没有异议,但仍有很多人采取“求同”而不是“存异”的方式使中医药成为主流医学,强调中医药归化西医药和现代科学技术,这有再走弯路之虞。再次,中医药是以“传统”方式发挥作用和成为主流医学的,也就是说,从中医药身上,我们发现“传统”仍然是“主流”,这个现象及其道理尚未得到有效解释。要增强中医药作为主流医学的意识,需要从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两方面着手,促进中医药的实践自觉。
中医药应成为人文社科研究重心之一
多年来,人们偏重于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和解释中医药,中医药又被看做我国最具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潜力的理论和知识体系。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出现能真正解释中医药理论性质的科学学派。
近几年,学术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研究中医药,认为其对生命和疾病的认知方式最有价值。2010年,国家重点基础科学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立项支持对中医原创思维的研究,尝试从哲学层面解释中医药理论的独特性和原创性。结合中医药的发展历史,更多人认识到,中医药学的人文特点尤为鲜明,从人文出发更容易理解和接近中医药。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医药学具有和儒道释等中国传统文化同等重要的价值,通过中医药学能领悟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医哲学研究具有自己的时代使命。为了系统地促进中医药的文化发展,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医典籍研究与英译工程”立项并启动,促进了中医药基于原典的国际传播,《中华医藏》也在继《中华大藏经》、《中华道藏》、《儒藏》之后启动。
由此可见,中医药学已成为我国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交叉点,这个现象尤其值得重视。事实上,中医药学是近百年来与科技结合紧密但在本性上仍保持卓然自立姿态的学术体系。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视角出发,价值大体表现在:能够开启恰切把握中学和西学关系的新视阈,使中国哲学、文化和科学获得一种自主发展的新活力;能够为协调和促进科学的综合化发展与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探索新的道路与经验;能够通过示范性发展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为中国理论资源宝库增加财富。因此,中医药应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心之一,通过本土性实践促进中国学派的发展。
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
目前,理论创新不够、特色淡化和服务能力不强仍是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三大问题。确保大量财政投入见到成效,尽快提升中医药的综合发展水平,我国应制定和实施中医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工程,引领和支撑中医药的实践创新。
大体来看,理论创新工程的基本任务是制定中医药研究和发展的原创性纲领,促进中医药作为主流医学的自觉意识或实现自我觉醒,使中医药从以“现代性”占支配和统治地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为我国国力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上述工程既要支持开展基于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也要支持开展相应的对策研究和战略研究,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目前,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践为理论创新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借鉴其自然科学研究的经验和教训,突出服务意识,不能喧宾夺主。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经验,促进理论的创新和繁荣。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超中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