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哲学社会科学界也要“走转改”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0-19 15:0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近来,新闻战线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提升新闻队伍能力素养,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新闻战线的创新活动引起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高度认同。哲学社会科学界也应大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诸如学术精英化、学术腐败等人民群众不满意、不高兴的现象。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表现为严重西化,脱离中国社会实践的唯学科化,为学术而学术等问题。有的学者在研究中,唯西方学术思想马首是瞻,以西方学者的是非为是非;有的对西方国家着力宣扬的所谓“普世价值”很有兴趣,不遗余力地大加张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理论成果则毫无兴趣;有的对社会现实问题持规避态度,只谈理论的应然,不谈中国社会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与中国社会实践的实际需要相比,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的贡献度没有达到国家和人民非常满意的高度。

  实践是理论的源泉,当代中国发展的宏伟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提供了翔实的实践蓝本与广阔的问题领域。处于双重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复杂性、艰巨性与紧迫性都大大增加,如何才能做到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最为关键的一条在于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解决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进程中“为谁创新”、“靠谁创新”、“怎样创新”的方向性问题,也是真正能够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民能够真正享受到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带来的成果的根本所在。坚持做到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最为根本的出发点,解决好“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新闻界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对哲学社会科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

  “一切为了群众”,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言,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搞经济建设不能丢掉党的宗旨,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也不能脱离党的宗旨。从深层意义上讲,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是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理论依据的。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确立“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理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确保理论创新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把“一切依靠群众”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立足点,必然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作为研究的重要路径,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切入点与落脚点,解决好“怎样创新”的问题。这就是深入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创新直接面对群众的需要和问题。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诸如两极分化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医保问题等,都需要我们在大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中,从直接体验基层的实践和群众的生存状态中寻找到研究的灵感和有效的改进方案。

  “走转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重在联系实际、以取得实效为目标。“走转改”就是切实推动理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常态化,是坚持社会主义学术理论事业性质的根本宗旨,也是履行理论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还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哲学学术理论的吸引力、感召力的必然路径。“走转改”的社会功效还在于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将理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放在服务群众上,重视知识与责任的关系,突出知识的伦理意义,置国家民族利益于首位。这将有助于解决理论工作者的价值定位问题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界开展“走转改”活动,有利于研究者更注重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行为准则与道德标杆,始终做到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树立理论工作者的良好形象。“走转改”活动的开展将有助于学者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方面下工夫,注重语言运用的时效性,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让人民群众能听得懂,实现最佳的理论导向效果。

  “走转改”活动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健康运行的基础性工作。要依据时代的变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不断完善有利于理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机制,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发展成为理论战线的自觉行动与职业追求。基层与群众,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力量之源,感情之基。走进群众,向群众学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优良传统;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推动者,还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的学术之路若要走得久远,保持理论成果持久的生命力,就应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深入观察社会万象,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这才最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理论事业的发展。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贵明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