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马克思主义月刊”学者责无旁贷
聂运麟(华中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马克思主义”版编辑同志:
你们好!首先感谢贵报“马克思主义月刊”为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学术平台!为了表示对贵刊的支持,我通过我的学生曹天禄教授将相关专业的15位中青年学者的电话转发给了你们,他们来信说已经与你们取得了联系。其次要感谢贵报发表了我的文章《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发生重大变化》(上、下)。
目前,我们华中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正在承担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同时,我们还编著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研究丛书》共15本,目前已出版5本,另有3本将在年内出版。贵报以后有什么需要我们支持的,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顺祝工作顺利!
以学术助推中国文化产业
席格(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自2010年1月7日(第54期)《中国社会科学报》“文化产业”版开设以来,一直是我重点阅读的版面之一。通过版面编辑和贵报编辑部的努力,该版现已成为学术理论研究与文化创意实践相对接的桥梁,成为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相关学科之间多元交流的平台,成为国内最新产业资讯和国外产业信息发布的窗口,形成了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和时效性有机结合的特征。我认为,这个版面是目前国内以学术生产力助推中国文化产业迈向国际的最为重要的平台之一。如针对文化体制改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开发与传承,小剧场产业,城市主题公园,后世博时代的上海文化产业等问题进行的深入探讨,既充分体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性,又准确把握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与热点。而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文化产业”版独具慧眼,对美学与文化创意的关系等深层理论问题给予了充分关注,凸显出《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哲学社会科学报纸与其他综合性报纸的根本区别。
与《中国社会科学报》其他版面一样,“文化产业”版对所设栏目进行了精心设计,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品牌栏目:“前沿”、“学界视点”、“业界观察”等,通过对同一问题的深度关注,成为社科工作者理论研究与产业实践相沟通的桥梁,既提升了版面的理论深度,又强化了对实践问题的深层把握;“业界动态”、“业界短评”等,在传递了最新产业资讯的同时,通过针对性的点评,又让社科界对文化产业热点及时发出了声音;“域外博览”栏目,通过别具匠心的选题,更是成为我们学习与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和了解其最新发展动态的窗口。
作为“文化产业”版的忠实读者,从中获益良多,在此谨以个人的名义向付出巨大心血和努力的版面编辑和贵报编辑部表示感谢,同时真诚希望“文化产业”版能得到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和产业界的青睐,祝愿“文化产业”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越办越好!(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