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麦、长调、潮尔史诗、打马印……这些逐渐被淡忘的蒙古族传统民俗,在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敖其那里,却是无价的瑰宝。掸去浮尘,再现原貌,更好地保护、传承这些传统民俗,正是敖其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敖其不是在去田野调查的路上,就是在参加学术会议的途中,要么就是在给学生上课……因此,这“偷得”的采访时间就显得特别珍贵。
由语言文学而入民族民俗
敖其,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关注蒙古族传统服饰、传统食品、蒙古族传统牛角弓、蒙古族象棋木雕等民族技艺及千灯节、那达慕等传统节庆活动。
本科至博士求学阶段,敖其攻读的是蒙古族语言文学,重点研究蒙古族的古近代文学。由于13世纪之前的蒙古族文学全部是以口头文学的形式传承,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由此,敖其在研究语言文学的过程中,将目光投向了民族民俗文化。“民间文学产生在特定民俗文化的语境中,如祭敖包中的祭词就属于民间文学,如果不在特定的语境就不能对之进行研究。”敖其这样说。
敖其是蒙古族人,但是对于蒙古族传统民俗的接触却始于她的知青岁月。1973年8月,敖其下乡到锡盟正蓝旗上都河。四年半的知青生活让她零距离接触了蒙古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奠定了她研究蒙古族民俗的基础,同时,也开启了她与蒙古族传统民俗的不解之缘。
发现传统民俗在变迁中的传承
民俗学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一门交叉学科。研究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民俗不仅要从历史的典籍和文献中去追本溯源,更要亲身投入到田野中去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阐释该民俗产生、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揭示其深层文化内涵。
据敖其介绍,关于蒙古族民俗的现有材料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记录比较简单的民族志,一种是民间文化人整理的书籍。书籍所记载的都是某个特定时期的内容,而民俗文化又是一个处于变化中的事物,需要不断地去作田野调查,在实践中发现民俗文化的变迁,探索其在变迁中的传承。
除了正常的教学科研之外,敖其每年夏季都会深入牧区作田野调查。她的足迹遍及内蒙古自治区所辖的9个地级市、3个盟,以及青海、新疆、吉林、甘肃等地区的蒙古族聚居区。她有一个愿望,就是踏遍蒙古族聚居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
民俗研究有很强的地域性,而蒙古族聚居分布广泛,每个聚居区之间相距甚远,这就为田野调查带来了困难。有时候为了广泛收集资料,一个项目往往要调查不同的地区。敖其目前正在参与的那达慕项目就需要走访10个点;由她主持的“中国节日志·春节志·内蒙古卷”项目则走访了15个点;在整理蒙古族民族服饰类型的时候,调查了近20个点。2007年,参加中蒙两国合作进行的“跨境草原文化比较研究” 课题时,敖其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在草原颠簸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进行了3000余公里的实地调查。调查期间,每天早上6点左右起床,匆匆吃过饭,便开始赶路。有时为了多走访、调查几个区域,她一直工作到深夜才安顿下来。
因为对蒙古族传统民俗研究的热爱,敖其往往是在一个项目还没有做完的时候,就开始另一个项目的准备。但在接受采访时,敖其说,与以前艰苦的条件相比,现在田野调查的条件要好很多,交通条件便利,也很安全。
希望与担忧并存的传统民俗
现代文明给传统文化带来很大冲击,所有的传统民俗都在承受着这种挑战。说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敖其认为,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观念、元素应该运用到现代文明当中来。以生态保护为例,过去的传统生态保护观是在人与自然相处中自发形成的,而现代社会虽然在大力提倡保护环境,但是人们对于保护环境的主动意识却并不那么强,更多的是一种来自外界的被动约束。没有了自觉的意识,现代人对赖以生存的自然也就没有了信仰;缺乏信仰,是现代人面临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另外,敖其认为,把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小学及幼儿教育中,将传统教育渗透到现代教育中,会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对于传统民俗的传承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敖其也有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如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成带有商业表演形式的“伪民俗”,民俗就失去了它本真的模样。她说,民俗是人们在生活中,自然、活态地习得并传承下来的,而不是专门为迎合他者观看而去展示的东西。
敖其坚定地说,她将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这是她所热爱的事业,因为这是对子孙后代有益的事业。她将继续深入牧民当中,倾听传统民俗在现代的回响,为传统民俗的记录、传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王春燕)
走基层感言〉〉
民俗是文化的源与魂,失去了民俗文化便失去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每一个人都从点滴做起,自觉担当民俗文化的捍卫者与传承者,才能真正地维护好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中华民族文化。
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传承者,是最有发言权的文化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代表性传承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用一颗真诚的心尊重他们、拜他们为师,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民俗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和研究者。(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