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走转改”:高校宣传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0-17 11:0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当前新闻宣传战线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活动之一。这项活动不仅对新闻媒体进一步把握新闻舆论正确导向、提升新闻队伍能力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高校宣传工作也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宣传工作是我党宣传事业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宣传工作既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也是凝聚高校师生思想、 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阵地,对进一步弘扬先进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起着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高校的宣传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高校宣传工作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重上层,轻基层,宣传工作围绕领导转,对基层师生员工的报道很少;二是重说教,轻启发,教条式的宣传方法削弱了宣传教育的效果;三是重管理,轻服务,将宣传工作理解为发号施令的“传令兵”,轻视了对师生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服务功能。要改变上述状况,高校宣传工作必须遵循新闻宣传的基本规律,认真做好“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工作,在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师生员工的新闻宣传实践中“接地气,涨人气”,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高校宣传工作走基层,关键在于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深入师生员工之中,下接“地气”。高校基层是教学的生产地、科学研究的策源地、文化思想的发祥地、人才的群聚区,教学科研的活力在基层、在普通的师生之中。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了解基层的情况,了解师生员工的生活状况,才能把握高校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才能为宣传工作把好脉。高校宣传工作深入基层,才能将师生中最典型、感人的事迹等现于校报、校园网络、校园广播,用师生身边的事教育、鼓舞师生,这样的宣传工作最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最大范围吸取师生的智慧,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好高校宣传工作在维护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作用。

  高校宣传工作转作风,重点在于从事宣传工作的干部教师要踏实肯干、勇于担当。不同于社会宣传工作,高校宣传工作有着自身的特点:高校宣传工作环境相对简单,对象单一,而且受众素质较高;高校宣传媒体不存在盈利问题,校报不需要考虑发行量,传播途径直接;校园网几乎没有市场功能。这些条件有利于高校宣传工作的发展,但也衍生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如高校从事宣传工作的干部教师有些在院系兼课,工作不能全身心投入;有的缺少专业的编辑素养,一般都坐在办公室里想稿子,忽视了与师生之间的联系;有些高校从事宣传的干部教师喜欢安排学生去采访,不亲力亲为;有些从事宣传工作的干部教师写稿编稿全来源于会议材料、学校的通知通告,宣传报道缺少生动性和原创力;等等。高校宣传工作转作风,首要是转变工作作风,进行“治懒治庸,治拖治谄”,要坚决从“网上下载一点、会议材料转载一点、领导讲话摘录一点、通知通告照搬一点”的宣传惰习中解脱出来,勇于承担起高校宣传工作者传承文化、统一思想、鼓舞精神、形成良好舆论的责任,敢于吃苦、不怕累、深入教学科研一线、深入学生寝室食堂等基层为师生服务。只有树立踏实肯干、勇于担当的优良作风,才能催生出优质的工作成效。

  高校宣传工作改文风,核心在于树立“简、精、新”的观念。高校是知识的集散地,高校师生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都比较高,思想活跃。如果高校宣传工作缺少好的文风,宣传工作完全编材料,大话套话连篇的宣教,只会引起师生的反感,会直接削弱宣传工作的影响力。而且,这种不良文风一旦蔓延开来,还会损害高校宣传工作者的自身形象,也影响到高校的形象,最终导致对党的宣传事业的不信任。这样的文风很容易造成领导脱离师生员工的错觉,导致师生员工疏远领导干部的现象发生,使党的教育方针在师生员工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所以,改进文风是高校宣传工作的核心所在,要将“冗长”、“繁杂”、“文过饰非”的宣传内容,变得“简短精练”、“实实在在”、“新鲜生动”、避免“假、大、空”的文风出现。只有如此,才能获得师生的认可,才能真正承担起高校宣传工作的重大责任和使命。

  当前全国新闻战线声势浩大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对高校宣传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鼓舞和鞭策。高校宣传工作只有把“走转改”落到实处,才能切实增强宣传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才能遵循好新闻宣传的规律,在同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形成正确的校园舆论导向,在加强信息服务中开展思想教育,也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宣传工作的价值和使命。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徐振祥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党委办)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