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历史
本报讯(记者王春燕)9月26—29日,中国日常生活史的多样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会议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与会学者从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等不同角度,对历史上的日常生活作了深入探讨。
社会生活史是以人的生活为核心连接社会各部分的历史,生活史研究的最大价值,应当是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学。南开大学教授常建华认为,生活史立足于民众的日常活动,镶嵌于社会组织、物质生活、岁时节日、生命周期、聚落形态中。注意社会分层,了解不同社会群体的生活是生活史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生活史的研究带来视角与方法的变化,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历史,生活史的研究从生活方式的转变阐述社会变迁,带来视角与方法的变化,挑战了传统的史料认识。
有学者指出,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如果不引入“他者”的视角,也有可能碎片化,变成对人们衣食住行的“采风”式民俗述描。上海大学教授张佩国认为“文化界定历史”,“制作”历史首先是一种实践,是体现“他者”历史主体性的实践过程,而这一实践过程,自然涵括了“他者”的历史编纂。他表示,历史编纂不一定是历史学家和“历史的民族志”实践者们的专利,除了“正史”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书写之外,社会大众和“非西方”的所谓“没有历史的人民”,也创造和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学者建议设立语言国情学
本报讯(记者宋晖)9月28—30日,首届中国语言学方法与方法论问题学术讨论会在长沙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湖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承办。湖南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卢岳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高翔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蒋冀骋主持。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戴庆厦指出,为提高语言研究的质量,必须探讨方法论问题。尤其是语言国情调查应有其自身的理论与方法,希望建立“语言国情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王铭玉指出,这要与基于跨文化视角的“语言国情学”加以区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振兴强调语言事实的重要性,认为摆事实并无一定之规,要灵活应用。即使是很简单的声母表、声调表、同音字表,也不能随便“摆”,要摆出方言的语音结构规律和语音演变规律。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谢晓明特别强调在现代汉语研究中,不仅要重视描写语言事实,更应该重视深入挖掘语言事实。湖北大学教授石锓认为在汉语史研究中,历时演变的考察与共时接触的考察要并重,事实和理论同样重要,两者不能有所倚重。
语言学研究方法与研究取向趋向多元化。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周建设强调当代语言学研究的计算和认知取向,针对自然语言生成,提出“语言表达目标”模型,其关注的核心是语法语义网络建设。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赵蓉晖认为对语言的不同关注角度和侧重,造就了当今多样化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提出问题导向和研究方法多元化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大趋势。(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