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走基层”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0-12 14:4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自8月份起,全国新闻战线全面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在笔者看来,这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应有内涵和必然结果。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的科学阐释,给这个中国古老的智慧话语赋予了新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使之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成为党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坚持“实事求是”,关键是要使之落实到我们的实际行动中,使理论上的认知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不但中央、省委、地委、县委、公社党委,就是一个工厂、一个机关、一个学校、一个商店、一个生产队,也都要实事求是,都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想问题、办事情”。对于个人来说,“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体现在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战线的从业者身上,就是持之以恒地走向基层、贴近人民群众。最生动、最具体的实际在基层,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因此,必须坚持“眼睛向下”,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到基层和一线去工作,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企业车间进行深度走访,同基层干部与群众一道同甘共苦,以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加快自身的成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种调查就源于深入群众生产的第一线,走进群众丰富的内心世界,真诚地倾听群众的各种呼声,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实际困难,真实地反映社情与民意,准确地把基层群众最真实的意志和愿望上传。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基层矛盾与舆情民意的传达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来自基层的新闻不能仅限于表面上的歌功颂德,在面对问题时亦不能“隔靴搔痒”、“讳疾忌医”乃至麻木不仁;不能只顾摘花,不敢挑刺。这就决定了,新闻工作者要彻底改变那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新闻采编方式,杜绝浮于表面的宣传报道,以坚定的勇气和决心,旗帜鲜明地履行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职责,拉近与基层群众的距离。刘云山同志指出:“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我们工作的长短优劣。”因此,新闻工作者只有保持十分清醒的头脑,才能避免让鲜花和掌声淹没了群众的声音,避免让耀眼的政绩与数字掩盖了真实问题的存在,避免让太平无事的懈怠麻痹本该时时保有的忧患意识。通过基层的摸爬滚打,最终确保我们耳闻目睹的是真的“实事”,确保我们采编得来的信息能够真正反应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以及事实背后的真相,使其符合科学的真实原则。

  “实事求是”不仅蕴涵着追求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实事”)是其所是的科学原则,即真理(真)的原则,而且还蕴涵着“实事”背后所“求”的“是”,这包括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合理关系是什么,这种关系表现出的公平、正义、合理性是什么,以及客观事物的发展前途及理想目标是什么,概括起来就是善的价值原则。这就要求,“实事求是”也应该以善的价值原则为目标和指向。“实事求是”蕴涵的真的原则与善的原则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向,决定了“走基层”不仅是其应然之途,而且是必然之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的生命线和传家宝。刘云山同志指出,“党的宗旨决定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替人民说话办事的价值取向”,因此,要切实解决好服务大众还是服务小众、服务多数人还是服务少数人的问题。“走基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基层群众的长久利益。长期以来,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脱离群众、远离基层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的歪风。部分新闻工作者即使下基层也是始终围着领导转,他们所见的场景大多是经过多次“导演”的,目睹的人物大多是经过挑选“教化”的,耳闻的声音大多是经过重重“加工”的,严重地脱离了基层群众,背离了“实事”与实际,沦为冗长空洞、刻板生硬的文件语言,这些官话报道其实就是官僚主义的恶劣表现。“走基层”所要做的,就是极力纠正和杜绝上述现象的发生。

  “走基层”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应然与必然,“实事求是”决定了持之以恒“走基层”的新闻工作者最终能够明确新闻媒体究竟是“为了谁、依靠谁和我是谁”,从而像新闻界的老前辈邹韬奋那样,“知责任的重大,便不致糊涂过日子,要时时振作,时时警觉,时时求进步”。只有树立起毛泽东同志所概括的“韬奋精神”:“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能使宣传工作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现转变内容、转变方法、转变作风、转变文风的宏伟目标,从而在维护新闻工作者良好社会形象的同时,为党和人民的宏伟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杨家友 单位: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