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观点速递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0-12 14:1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文学应当回归文本的诗性

  9月29—30日,诗歌与诗学的对话: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一届年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会上,中美诗歌诗学协会会长、斯坦福大学教授玛乔瑞·帕洛夫指出,自现代主义以降,关于人文科学研究的争议一直余温未消。人文科学是否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义,是否有足够大的力量与气势而自成一体,也是在研究现当代诗学时所亟须探讨的。文学如何能够保持自己的领地而不至于沦为其他学科的附庸,关键在于坚持回到文本的诗性本身。换句话说,文学应当聚焦于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唯有回到文学审美中来,才能吸引学生、赢得尊重。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肖雯)

  当前欧洲存在变革机遇

  9月28—30日,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举办了危机与变革中的欧洲与世界研讨会。当前,欧洲既面临诸多挑战,也存在变革机遇。学者普遍关注欧洲目前的状况,《里斯本条约》生效,欧盟及其成员国面对新的权力架构而磨合其内外政策;欧债危机阴霾重重,欧盟国家纷纷出台改革方案以加强经济治理;中东北非局势悬而未决,欧洲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再遇挑战;气候变化议题方兴未艾,欧洲低碳经济领跑世界;“公平还是效率”,欧洲社会福利模式和文化价值观念引发争鸣。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欧洲各国走出危机、推进变革、谋求更加紧密的中欧关系等问题提出了看法。(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征)

  中国德语学科改造创新势在必行

  近日,在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召开的国际洪堡学者大会上,浙江大学教授范捷平提出,中国德语学科的改造和创新势在必行。

  中国高校德语专业的学科思想形成于19世纪末,其主要特征为对日耳曼语言文化的接受和传播。“如何从自觉的民族文化主体意识出发,以‘去殖民化’的视角培养跨文化创新性人才,应成为德语学科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立场以及出发点。”范捷平认为,应从学科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条件和人类心理学条件出发,从中国德语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科理论基础、学科课程设置等角度进一步探讨中国国际化语境中的德语学科发展思路。本次大会以“语言、文化与环保”为主题,由洪堡基金会和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联合主办。(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苗田)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