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语法化研究的现实与困境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0-14 13:5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者按:语言学研究向来关注具体问题,方法可谓具体研究之良具,因此,本版将陆续推出关于语言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的文章。栏目名中“旨归”之意取自《温病合编·自序》:“其于卷帙浩繁者,必要旨归,琳琅珠璧,无美不搜……”希冀将语言学方法论之美文尽收于本栏。

  自1990年代中期语法化理论引入以来,中国语法化研究已走过了近20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汉语语法化研究的现状

  中国对语法化现象产生兴趣,最早可追溯到元代周伯琦写于13世纪的《六书正伪》。该书指出:“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中国现代语言学研究曾显示出朴素的语法化思想。比如,吕叔湘在探讨疑问形式作非疑问用时就透露出形式更新思想。赵元任的背语义分析和“语义短路说”,也有“类推和重新分析常交织在一起”及语义滞留、语境吸收的思想。但是,突破语法化研究的实词(词义)虚化局限,自觉运用语法化理论研究汉语则始于1990 年代。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秀松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