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65年前的9月2日上午,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代表正式签字,接受日本投降。9月9日,中国战区的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胡锦涛主席庄严指出:我们隆重纪念那场伟大胜利,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的时候,胡锦涛等中国最高领导人一起来到卢沟桥畔敬献花篮,向抗日英烈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永远值得中华民族纪念;为之而流血牺牲的英雄先烈,永远值得缅怀;抗日战争中形成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需要大力继承和弘扬;抗日战争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需要深入研究和总结。”学者冷溶的一番话代表了国人的共同心声。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报》的编辑、记者,我们无疑非常关注抗战胜利65周年这一深具学术与现实意义的日子。为做好本期特别策划,我们很早就在注意采编各种信息和动态,并深入到“海峡两岸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学术研讨会”等会场,与中外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期特别策划刊发的文章,即选自近期各相关学术会议的论文摘要。
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说:“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获取智慧和启迪,从而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基本特点,非常恰切地验证了胡主席的论断。
一方面,中国学者的研究视野、胸怀格局日益阔大;另一方面,诸多具体问题的开掘则空前深入细密。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意义、抗战与民族复兴的关系等宏观论题不仅得到充分阐述,而且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两岸四地学者之间以及与国际学界的交流空前加强,中国学者的国际视野空前提升。在史实考订、史料发掘、微观辨析层面,中外学者间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的交流合作,同样是空前的,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几乎涵盖了抗战时期的各个方面。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抗日战争研究中的主要学术热点问题,读者可参考本报8月26日第9版岳思平的文章。本期特别策划所刊发的文章,大体反映了目前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基本状况。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我们衷心祝愿抗日战争史研究更加兴旺,衷心希望抗日战争史研究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