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国际视野下的移民与侨乡研究
作者:cuicen   日期2010-10-08 16:12: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国际移民的历史性和制度化:老侨乡的新移民

  张应龙

  国际移民活动自近代地理大发现之后开始具有世界意义。在工业社会形成以前,国际移民一般只是那些从事国际贸易群体的事,而从事农业生产的民众,除非遇到天灾人祸,否则一般安土重迁。到了工业社会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分工的不断深化,国际移民活动也常态化。因此,解释国际移民形态的理论例如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新经济移民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都是以工业社会这个历史阶段的移民现象为基础。用朴素的哲学原理来说,国际移民是内因和外因交互作用的产物。

  广东是中国最大的侨乡,台山又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鸦片战争后,台山爆发了井喷式的国际移民,目前台山国际移民以及后代的总数已与本土的总人口相等。台山国际移民基本上以美国、加拿大为主。住在海外的台山移民,为在乡的台山人架起了国际移民的桥梁。国际移民活动的实现,不但取决于移民者个人的意愿,更取决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迁出国、迁入国的政策。国家间关系的好坏对国际移民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国家政策方面,迁入国的移民政策至关重要,世界上许多国家是不愿意接纳外国移民的。因此,像美国等可以接纳外国移民的国家自然成为中国新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通常来说,国际移民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是国际移民的背景、动因和迁移过程,国际移民对迁出国和迁入国的经济社会影响,国际移民的发展趋势等。以台山市斗山镇浮石村为例,新时期浮石村的国际移民活动首先得益于历史上形成的“可移民”关系,这是浮石村人加入国际移民行列的“社会资本”。“历史性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储备,为新时期浮石村的国际移民活动奠定了基础。对浮石村的国际移民来说,依靠原有的国际移民关系、遵循合法的途径移民国外是最便利的途径,而这种途径就是通过家庭团聚条件移民国外。家庭团聚模式对国际移民活动的影响之一就是它不但促进了移民“社会资本”的“积累”,还促进了移民“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尽管有了移民的社会资本,但也可以不移民。为什么浮石人还要移民呢?应该说,改革开放后的浮石村,社会经济虽然有了新变化,但基本上还是以农业为主。虽然等候移民的浮石人明白他们最终还是作为“劳动力”移民国外,可相对而言,他们还是认为移民代表更有希望。在侨乡社会中,来自国外的侨汇在不同程度改善了侨属家庭的生活状况的同时,也刺激了侨乡商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也改变了侨乡人民的价值观念,进一步激发了虚荣心,从而在侨乡形成了一种移民的循环惯性。

  新时期浮石村的国际移民活动呈现出一种“制度化”的特征。浮石村的国际移民在“排期制”之下差不多变成“制度化”了,等待移民的人大概知道自己要等候多长的时间,为了移民,他们认为十年八年不算长。在等候移民期间,这些“移民预备生”在生活态度方面出现微妙的变化:既不为在当地的生活做长远打算,也不为到海外的生活做更好的准备。因为他们觉得既然要走了就犯不着在当地打拼;既然到了国外之后还是要充当劳动力,那现在在侨乡“学习”的意义就不太大,不如趁这个机会多放松放松,因此,多数人的生活显得很“休闲”。这种现象不但在浮石村是如此,在台山其他侨乡也是如此。我觉得可以把这种现象暂时称之为当代老侨乡的“排期文化”。它对从事国际移民和侨乡研究的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认真研究的新问题。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系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

  乡土传媒与国际移民——侨刊对侨乡社会的文本记录与移民网络的参与构建

  姚婷

  以创刊于1909年的《新宁杂志》(以下简称“《新宁》”)为开端,随着当地、国内和国际人事与形势的变化,一批乡土刊物在中国华南侨乡陆续诞生,它们用新闻报道、评论、文学创作等形式记录了侨乡社会的历史与变迁。这些乡土刊物散布于相关地域华侨在海外的聚居之处,为华侨与原居地的乡亲传递相关信息,参与国际移民网络的构建。这些刊物被统称为“侨刊”。

  侨刊对侨乡社会的文本记录

  《新宁》最初是由台山当地进步知识分子所创,其体例主要为评论、公牍、中外要闻、本县新闻、杂俎和告白。随着国内政治形势的转变和其发行范围的扩大,《新宁》的办刊宗旨逐渐转变为“为侨胞服务”,而其内容则渐偏重于本县新闻,既报道政治、经济、教育方面的大事,也大幅报道县内民众的日常生活,作家长里短式的陈述。仿效《新宁》的体例和栏目设置,周边地区的士绅相继创办面向本村、本族海外侨胞的村刊、族刊。这类侨刊极大吸引了海外侨胞的关注和支持,深化了海内外乡亲的集体记忆,强化了“同胞”的概念。而侨乡社会的特征、风貌,也于不同级次的侨刊记录的相汇中呈现出来。

  侨刊的编纂者是侨乡当地的知识分子或士绅阶层。作为传媒,不同层级、区域的侨刊,其话语权被控制在不同人员手中。侨刊所登载的内容,需向外传递的信息往往取决于侨刊的组织者,这也就是对同一事件,不同侨刊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描述和反应的主要原因。侨刊对侨乡社会的记录是有选择性的,因此侨刊的侨乡社会文本记录功能和价值还需借助于考察侨刊背后的人的行为来加以补充和完善。

  侨刊对移民网络的参与构建

  侨刊是连接侨居国和原籍地的桥梁,在沟通海内外乡亲的过程中,促进了双方的互动与对话,其自身也实现了对国际移民网络的参与构建。关于这点,可从新中国成立前《新宁》的“告白”栏目切入考察。

  首先,每期《新宁》必有的关于其代理处的“告白”显示出来的发行网络,其实就是布及美洲、澳洲和东南亚的海外台山人的分布网络。《新宁》既加强了这张网络的紧密度,还构建了国际移民网络之下的信息流动次级网络。其次,不少关于金融业、医药业和一般商业的“告白”展示了同族、同村、同县是如何通过血缘、地缘或业缘的纽带建立跨国商业网络和资金运转网络。在这张跨国网络之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节点——香港。当时华南地区多数民众出洋都要途经香港,而且还有大批移民留居香港,因此香港成为华南—北美或华南—东南亚移民网络中人员、物资、信息流通的中转站。《新宁》本身也在香港设置了分局。再者,《新宁》“告白”中有大量声明和启事。而那些鸣谢华侨捐款的启事传递的除了侨乡民众对华侨的感激之情,还有前者对后者的要求和召唤。最后,有些在《新宁》上出现的“告白”,也出现在海外的华人报刊上。这种对称的信息传播,恰恰说明海内外群体对某些信息的共同需求,而侨刊与国外的华人刊物则为移民网络内的信息共享提供了公开、便捷的路径。

  侨刊对侨乡社会进行文本记录,具有文献价值;它还参与构建国际移民网络,具有传递信息、沟通内外的现实功能。但侨刊的价值与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必然受到国内政治作用、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当国际移民网络断裂之时,侨刊也就失去其存在的可能与作用;而信息流通渠道多元化,也会影响侨刊以往价值和功能的发挥。这些延续百年的乡土传媒应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已成为很多人思考的问题。或许超越本土,参考其他国家“侨刊”的发展模式,会对中国侨刊价值和功能的保存与更新有所裨益。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系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讲师)

  乡土建筑:侨乡社会变化的典型反映

  谭金花

  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东五邑侨乡的华侨们陆续回乡参与家乡各项建设与改革,其中尤以乡村建筑的变化最为显明。其时,广东五邑侨乡的华侨建筑有几种类型,如传统村屋、防御为目的的碉楼建筑、居住为目的的中西风格的“庐”式别墅建筑、商业为目的的骑楼建筑以及祠堂、教堂、学校、图书馆、医院等公共建筑,它们无不揭示了华侨文化对传统乡村社会变化的深刻影响。

  村落空间格局的演变

  华侨归乡建筑的村落因为有侨汇的支持和华侨的参与,在经济上更宽松,在规划要求上更趋合理。根据当地习惯,新村建设大概有如下共性:在建村之前由华侨或者族内有名望者请风水先生选址,然后规划村落的大小,严格按照横竖轴线划分地块空间的大小,制定房屋的数量、巷子的尺寸、建筑的风格等,然后编制建村章程,村民一旦决定在该村买地建房,便须严格遵守。不论贫富贵贱,均须按章程办事。村落的整体空间格局在传统岭南“梳式布局”的基础上改良成为“棋盘式格局”,规划中考虑到交通、景观、气候、防火、通风等因素。从第二排房子开始,每间房子前后之间常有小横巷隔开,起通风和防火的作用;竖排每三间房子就至少有一条与纵巷一样宽阔的横巷,方便村民活动;村前有半月形的池塘,池塘与建筑之间有晒场,村落两门楼边有水井;祠堂和书馆一般设在村落的第一排,村落周边广种簕竹作为村落的围墙,门楼旁边挖水井供饮水和洗涤之用,村口栽榕树。这种改良了的“棋盘式布局”,当时被称为“华侨新村”,后亦称为“模范村”。

  民居建筑风格的演变

  民居建筑的变化首先在平面设计方面。开平的村落规划和传统民居的平面设计,除了沿袭传统岭南建筑中“三间两廊”的风格外,其建筑形态也在逐渐改变。稍后10多年所建的民居从两层至多层不等,水泥钢筋结构,简称“碉楼”和“庐”式建筑。这些建筑的地下层多保持三间两廊的传统,二楼以上均为卧室或客厅,最顶层有一拜祭祖先用的神坛。因为防御的需要,碉楼的窗户小,房间多而小。而“庐”式建筑则更为关注居住的舒适性,在高度、空间分割、窗户大小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改进。

  其次是建筑立面及装饰的改变。建筑立面的变化,主要是从三间两廊风格的传统民居坡屋顶平房,到混凝土平屋顶的两层民居,再到三四层的“庐”式建筑,立面的处理上开始出现混凝土结构,还有柱式、圆拱、外廊式阳台等。这些变化无论在题材还是在工艺上,都与传统民居的装饰相去甚远。在大门、门楣装饰和正立面的山花、壁画、灰雕等装饰上,多喜借鉴西方建筑中的装饰图案。这些壁画一方面表现了华侨在海外所看到的西方社会的现象,另一方面则表现了他们对故乡发展的一种愿望。

  建筑的室内外装饰同样形式多样,有异于传统民居,木刻的门楣被壁画、灰雕、水泥雕等新样式所代替,连大门口楹联的内容也发生很大变化,对联的内容从传统的“金莺报喜,玉燕呈祥”到“造家庭福,具世界观”,可见村民的思想在一步步地开放。

  侨乡建筑演变的社会文化因素

  广东五邑侨乡的华侨建筑实际上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建筑文化现象,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精神的反映。

  开平的村落规划、建筑风格和建造方式的变革,反映了20世纪初侨乡社会底层的华侨和村民,从封建农业社会接触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文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改革热情,以及他们学习西方文化和技术的开放心态——他们一方面保留传统,同时又欣喜地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

  在海外深受排挤的华侨们切身体会到祖国的强大对他们在海外立足的重要性,他们身处北美,目睹西方科学技术的发达,逐渐明白如果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改革旧制度,学习新知识。于是,华侨及其受过大学教育的子弟们开始在家乡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成为侨乡社会变革的先驱者和领导者。他们认为:“人类以破坏而奋进,事功以建设而发扬。处廿世纪竞争剧烈之世界,欲求社会之文明,增进人群之幸福,非将数千年来之家族观念庸腐恶习,廓而清之,另辟一璀璨庄严之新局面,养成一互助协进之新团体,不足以挤文明之境域,而与欧美先进国争衡也。”

  在一定程度上,某些华侨们在家乡建筑洋楼并配以华丽装饰是其在外被歧视经历的一种心理补偿、一种身份象征。华侨一方面希望通过建设新式房子来提高其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也通过建筑房产和投资实业为他们在家乡争得社会地位。

  华侨的思想指导着家乡的建设,在当地传统的建筑中融入西方建筑观念,无不反映着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海外经历,是侨乡人的文化心理在建筑上的体现。正如美国著名建筑文化评论专家拉普普所说:“建筑的形式和设计组织是由它所赖以生存的本土文化所决定的。”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系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暨土木建筑学院讲师)
  

  华南国际移民书信与跨国视野下的侨乡研究

  刘进

  王国维先生云:“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强调了新材料对开拓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和深化已有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1990年代以来,在广东著名侨乡陆续发现和征集到大量海外华侨华人的家庭书信,著名学者饶宗颐认为这些书信“与徽州的契据、契约价值相当”,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华南国际移民书信的概况与内容

  华南国际移民书信中的大部分是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汇款给家人时附寄的家信。目前,广东省的学术和文博机构收藏的此类书信约14万件,其中潮汕地区约10万件,江门五邑地区约4万件,前者主要来自东南亚,后者主要来自北美洲、澳洲和东南亚的菲律宾。移民书信大多以某家庭或家族为单位,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书信的内容非常丰富,但话题相对集中。最重要的话题是汇款及其分配和使用;二是谈论子弟教育问题;三是谈论办理子女移民事宜和移民政策;四是关注子女婚姻问题。此外,书信中也会谈论家族生意、海外工作生活概况以及侨居国、祖籍国和家乡政治及社会局势。

  全球视野中的国际移民书信

  近代以来,学术研究开始眼光向下,关注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民间书信逐渐为一些学者所重视。1918—1920年间,社会学家托马斯(William I.Thomas)和兹纳涅茨基(Florian Znaniecki)合撰的最早研究移民文化及其社会组织的经典之作《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The Polish Peasant in Europe and America)就大量使用了移民书信文献,试图从移民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文化和生活。二战以来,陆续有数部以移民书信为主要史料的学术成果问世。

  中国自古就重视名人书札的收藏与研究,然而对于下层普罗大众的民间往来函件却很漠视。以近代华人移民书信为主要史料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国内学者有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问世,但最值得称道的是美国华裔学者刘海铭所著的《一个华人家族的跨国历史:移民书信、家族事业和逆向迁移》(The Transnational History of A Chinese Family: Immigrant Letters, Family Business, and Reverse Migration)。该著以3000余件广东开平张氏家族的书信等一手文献,描述和剖析了美国华人生活经历中鲜为人知的层面。

  移民书信与中国侨乡研究

  以往的侨乡研究多使用统计数据和田野调查,移民心理、情感和移民生活的细节往往很难为研究者所洞悉。任何历史活动都是在人的思想指导下的行动。因此,书信对于中国侨乡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笔者以为,以书信来研究侨乡,应该关照以下几个视角。

  跨国视野下的国际移民研究。以往中国学者与海外学者之间较少交流碰撞,侨乡研究存在两种偏颇:中国学者重视侨乡研究,但过多强调侨乡和华侨华人的特殊性;海外学者则多着眼于移民接受地移民群体和社会的研究,使用的文献资料也主要源于移民接受地社会。移民书信牵连着移民迁出地(侨乡)和迁入地,为侨乡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比较视野下的研究。对不同国家、族群、地区移民书信的比较研究,探讨其中的共性和特性,并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侨乡的形成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以移民书信为切入点,通过侨乡和非侨乡的比较研究,探寻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演变的轨迹。

  多学科视野下的研究。以书信为主的文献,通过多学科如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来研究侨乡的社会结构、阶级结构、经济结构、文化思想的特点与变迁。近代华南移民书信与汇寄款项紧密相连,亦有大量汇款票据、货单和账簿留存,因此金融学、经济学等学科亦有研究的空间和价值。(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