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始终是我国维护社会和谐和国家稳定,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法治化进程中,落实“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以及相应的优惠政策,是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关键。因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念的实质内涵、政策目标及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平等理念及其现实化
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的解读,从主体角度讲,民族平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群体之间的平等,即各民族不论其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在政治和法律上具有同等地位,依法享有相同权利,承担相同义务;二是个体之间的平等,即一国公民,不论其属于哪个民族,在权利和义务上完全平等。
......(作者:刘能 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自治地方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若干重大法律问题研究”(10MZC012)的阶段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