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教授想着怎么评上杰出青年等奖项,到了四五十岁又想着当院士。他们看到的是物质好处和社会地位,而不是发现科学精要时内心的快乐。
——数学家丘成桐对中国年轻学者的科学精神表示担忧
有些25、26岁的人看过这份表后,也对我们说,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老了。
——美国威斯康星州伯洛伊特学院每年针对新生的综合知识调查发现,今年多数新生只发手机短信而不用电子邮件,知道“米开朗基罗病毒”而不知道这位大画家,认为“贝多芬”是狗的名字。因而,发起这项测试的公共事务前主任涅夫如此感慨
美国一家在华企业在公关部、市场开发部和其他相关部门聘用了多位中国研究方向的学生,而两年前一家中国大企业的人事干部告诉我:他们只进外语专业毕业生,不要国际关系和外交学的毕业生。所以当我听说中国企业在国外碰到各种各样困难,我一点都不感到吃惊。
——外交学院熊志勇教授指出,我国急需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方面的人才
其实无需作高深的分析,谁都明白,当今考生纷纷跻身于金融财经专业是冲着一个“钱”字。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要一进入金融领域,定然是“人家加班他加薪,数钱数到手抽筋”。
——王淦生表示对金融财经专业太吃香的隐忧
崇高是大众文化不能放弃的追求。崇高不一定是华丽的辞藻和宏大的铺陈。越是在平凡生活中发掘的崇高,越是在普遍形式中蕴含的崇高,越能够引起共鸣,越能够体现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在大众文化中坚持崇高精神的引领,坚持精神上、情感上深层次的激发,具有关键作用。大众文化的娱乐,不能沉沦在简单粗俗的搞笑中,扭曲文化本来的意义。
——廖文在《如何破解当下文学所面临各种困境?》中强调崇高对大众和文艺家的意义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春海/辑)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