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近日爆出学术丑闻,该校进化心理学教授马克·豪瑟(Marc Hauser)被指在其关于非人类灵长目动物行为与人类关键特征进化联系的研究过程中,在数据运用及结论形成环节存在不端行为。
此次学术丑闻的揭露要归功于年轻学者的勇气。豪瑟在学术界颇有声望,是该领域的明星学者,他的实验室成员顶着巨大的压力向学校揭露了导师的不端行为。事实上,学校对豪瑟的内部调查已经进行了三年,但对外一直三缄其口,迫于学界和舆论压力,哈佛大学终于在8月中旬对外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判定豪瑟的三篇文章存在八处学术不端行为,并称其本人须对此负全责,豪瑟没有表示异议。但对于具体细节,哈佛大学依然保持沉默,只称已将所有调查结果呈报了资助豪瑟研究工作的两家联邦机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研究生和博士后往往最容易发现学术不端行为,然而如果事情发生在自己导师身上,年轻学者往往面临两难选择。如果揭露导师不端行为,使其陷入学术丑闻,自己也难免受到牵连,与该导师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和著作都将受到质疑,这无疑要冒极大的职业风险。几十位出自豪瑟门下的年轻学者如今前途未卜,有些人正在申请其他实验室的工作,有些人则在申请教职,现在他们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向聘用委员会证明自己学术道德和学术成就的清白。
在美国,如果教授被指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特别是情况复杂或涉及外部学者时,大学往往不愿很快做出判决,甚至故意拖延公布事实的时间。资助相关学者的基金会也要求大学在基金会发布公告之前保持缄默,这无疑给作为举报人的年轻学者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刘潇潇/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