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学界动态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9-29 13:5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座谈会举行 跨学科成历史学发展趋势

  本报讯(记者耿晓明)9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历史研究》编辑部在京举办了当前中国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座谈会。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的中青年学者参加了会议。

  与会学者围绕“《历史研究》的办刊方向”、“当前中国史研究的前沿、热点与重点问题”、“多学科视野下的中国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化与创新”、“新史料开发与中国史研究”、“国外中国史研究的现状及趋势”等议题展开讨论。与会者对近年来《历史研究》的发展表示肯定,并围绕学科发展的趋势进行了讨论。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杂志对于学术研究趋势的引导很重要。《历史研究》对交叉学科以及宏大叙事的关注会对新的学术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与会学者指出,政治史和经济史的发展应该更加侧重于借鉴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知识;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应该放在国际学术的背景下开展,并且应对外国的学术理论方法进行扬弃;新材料、新方法的应用对于历史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历史研究》编委会主任、主编高翔指出,只有在广大作者的支持和配合下,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才有可能实现对国内学术的引领。学术不能离开原创性,没有原创性的学术是没有尊严、没有活力的,无法与西方学界展开平等对话。当前最应关注的是学科基础理论建设问题。碎片化不应成为历史研究的主流,否则人们就会迷失在由碎片组成的汪洋大海之中不能自拔,而导致碎片化、片面化的结论。《历史研究》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学术争鸣和学术批判;允许学术批评,也鼓励反批评;坚决反对学术不端行为;强调研究的实证性,“用事实说话”、“不尚空谈”。

  中东城市化问题引学者关注

  本报讯(记者郑成宏 通讯员王泽壮)近日,由中国中东学会主办、山西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中东学会2010年年会暨中东城市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华社、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近30所研究机构和高校的50多名学者参会。开幕式上,山西师范大学校长武海顺致欢迎词。

  会议期间,参会专家围绕“中东现代化与城市化”和“地区热点问题与中东关系评估”两大主题踊跃发言,并与在座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作了题为“中东形势与我国的中东政策”的专场报告。吴思科以丰富的阅历和中东外交的实际工作经验为基础,对当前中东形势与我国的中东政策进行了深刻解读,并结合中东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资源、文化情况,分析了中东目前形势的严峻与敏感,以及中东和平稳定进程的艰巨。

  中国中东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杨光在会上作了题为“石油与能源安全——走近石油、远离石油”的报告,从能源安全对中国经济社会的意义入手,介绍了以“走近石油、远离石油”为核心的国际能源安全经验,并分别从消极的、积极的、综合的安全战略三个方面对能源安全战略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讲解,剖析了当代世界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指出中国在能源安全战略上面临的问题。

  山西师范大学中东研究团队在中东城市和城市化研究领域已取得喜人成绩,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近年来,该团队以城市和城市化研究为特色,积极参与服务社会经济的应用性科研项目。

  国内外专家对话欧亚考古学

  本报陕西讯(实习记者朱羿 通讯员贾百俊 史波)9月18日,由西北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协办的欧亚考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从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在西北大学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及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研究机构的22位国外专家学者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及科研单位的近4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次学术研讨会分学术报告和实地考察两部分,学术报告共安排18次专题会议,30余位专家学者发表了学术报告,报告从欧亚草原区域古代埋葬习俗、社会形态、科学技术、文化交流等角度出发,介绍了近年来欧亚考古的新发现、新资料、新成果,探讨了欧亚考古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希望通过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欧亚考古研究取得新进展。

  举办此次学术会议,旨在通过学术报告与考古工作实地考察的结合,促进我国与中亚各国及欧美学者之间的交流,为学科建设和开展国际学术合作积累宝贵经验,为我国与各国学者在欧亚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

  繁荣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

  本报讯(实习记者李贺 通讯员蒋宏伟)9月18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繁荣发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在西北民族大学召开。本届论坛旨在总结民族院校“十一五” 期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成就与经验,研讨谋划“十二五”期间推进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

  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如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服务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推动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基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主题交流发言。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张东刚就推进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作了会议主题报告。他提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重要任务是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发挥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未来10年目标就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要发挥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主力军作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质量;要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为核心,努力提升创新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要创新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体制机制;加强学风,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副司长边境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民族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理论创新,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要发挥特色优势,不断拓宽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要突出应用研究,切实解决民族地区社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要强化基础研究,大力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同时,民族院校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科研创新基地建设,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推动民族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发展。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17所民族院校及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内蒙古大学、宁夏大学等13所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