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关注纳米材料职业人群的健康维护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9-25 09:3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第 125 期特别策划 学科交汇视野下的纳米伦理 文章之一

  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纳米产品的大规模商业化,使得接触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人群从研发人员逐渐扩展到产业劳动者及消费者。纳米技术在给人类带来更多美好生活前景的同时,也有可能给人类及生活环境带来安全隐患。2009年北京朝阳医院宋玉果课题组对一起职业中毒死亡事故进行调查,发现死去的两名女工肺部及肺盥洗液中均检出了30nm 尺寸的颗粒物,课题组认为女工的死亡与纳米颗粒有关。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估计,到2015年,美国将至少有80万,全球将有200万左右的工人从事纳米技术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与纳米产品使用者相比,从事纳米技术职业的人群更有机会接触纳米材料,接触水平也会更高。比如,在开放环境下生产和使用纳米材料;无适当个人防护措施(如合适的手套)的情况下,接触液体中的纳米材料;在混合或大幅度地搅拌纳米材料过程中,吸入纳米颗粒气溶胶等等。跟其他职业场所的有害物质一样,纳米材料也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体内。

  对于职业人群来讲,他们往往是先进技术的实现者,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于人类来讲,有工作能力的年龄段基本上是从20岁到60岁,这段职业生涯的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他退休后的生命质量。同时具有生育能力的职业人群,其职业有害因素的暴露同样会给子代带来影响。因此,职业人群的健康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及稳定。我们目前对健康的评价范围,除了包括生理的健康,也包括心理、道德以及社会适应的健康。因此,对职业人群的健康维护更值得关注。

  谈到纳米材料,我们不能不联想到与纳米颗粒相似的微米颗粒(粉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我国职业环境中危害比较严重的粉尘包括石棉、二氧化硅等,长期在含有二氧化硅或石棉粉尘浓度较高的环境下工作,若又缺乏个人防护,劳动者很有可能患上尘肺。目前中国累计报告的尘肺病人已经超过了6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也超过了1万人,尘肺是目前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2009年农民工张海超的开胸验肺,诊断的就是尘肺。尘肺本身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预防是唯一的途径。在粉尘控制方面,我国积累了很多经验,如生产场所粉尘浓度卫生标准的制定,个人防护用品的推广,“八字方针”包括革新工艺、低毒替代、密闭作业、工人个人防护和健康教育、监督管理等,在纳米颗粒控制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粉尘的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但是对于纳米颗粒危险度的管理,目前还有很多领域需要探索。比如,纳米颗粒职业环境暴露水平评价所需的仪器设备目前尚没有普及,环境评价技术及装备需要发展;暴露评价所需的剂量单位,如每单位体积中颗粒物质量浓度、颗粒物数量浓度、颗粒物尺寸分布、表面积等诸多参数如何选择?纳米颗粒气溶胶比较活跃,一定浓度下可以导致颗粒物团聚,从而影响颗粒物尺寸分布以及理化性质表征,因此,纳米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变化规律需要加强研究;同时,目前尚无纳米材料生产环境职业卫生标准,也没有行业推荐的可用于个人防护的符合卫生标准的口罩或防护服,个人防护技术需要发展等。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贾光)

  (本期特别策划采写工作组:童力、舒建军、郭烁、许航、张潇爽)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