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中国优秀文化、优良道德传统断不得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9-17 14:52: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引以为傲的精神优势。然而现如今,“三俗”之风渐次弥漫,信仰缺失,道德沦丧,困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专题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奎元发表讲话,指出当前严重的问题是,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优良道德传统面临断裂的危险。

  在当前文化信仰迷失的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当前又应提倡怎样的人文精神?在我们的采访中,众多学者一致认为,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优良的道德传统迫在眉睫,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任重道远。

  传统文化断裂的征候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部主任罗文东撰文指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及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反映着这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准则。作为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的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获得精神支柱和不竭发展动力的重要源泉,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维系民族共同生命的根本力量。”但如今的现实是人们不得不面临物质生活满足,精神文化空虚的尴尬境地。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肯定要面临很多挑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感慨万分,他表示,按马克思主义观念来看,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迟早要发生变化,变化达到一定的度,我们就将其称为“文化的缺失”。

  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徐小跃看来,传统文化的断裂缺失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爱的断裂,二是天人合德的断裂。“在这个问题中,要呼唤和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优良的道德传统,最关键的是判定什么样的文化传统才是优秀的。在我看来,优秀的传统文化要求关注自然、人心和社会的发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只有解决人性根本和来源的问题才能真正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断裂缺失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影视的庸俗化、偶像的低俗化、行为的媚俗化、恶搞红色经典、狂推选秀节目等,不一而足。针对这些现象,陈晓明指出,我们呼唤适应当代社会、适应当代生产关系的新文化伦理的出现,我们在时代文化的变更中要努力将自我价值判断融入其中。

  破解文化乱象的根本

  对于当前存在的各类文化怪象和问题,学者一致认为重拾优秀文化传统是解决文化问题的根本,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

  “每个时代都可能面临回到文化源头寻求动力的问题。社会发展需要传统文化的重建,包括将外来思想植入传统的土壤里,才能真正发挥其好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李景林特别指出,传统文化的重建一定要确立主体。文化自我认同的根基就在于传统,传统的重建对道德情操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那么在实践中,我们怎样才能将优秀文化传统发掘出来,真正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呢?徐小跃认为关键在于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即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安定生命一一落到每个人的心田,“我们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符合人性规律的内容,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同时,在传统文化的复兴中要在教育制度上落实保证,一进教材,二进课堂,三进头脑,尤其是头脑。”

  传统文化虽可重建,却不应因此肆意破坏已有的文化精髓。近年来,由“三俗”之风引起的祭拜活动、恶意炒作、低俗影视作品已混淆了基本的是非观念,丧失了道德底线。更有人大搞功利主义,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帜进行商业炒作,唯利是图。对于这种现象,文化部部长蔡武曾提出严厉批评,强调对待传统文化,一要心存敬畏,二要心存感恩之情。

  人文学者的使命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加强研究,积极引领民众树立起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

  陈晓明指出,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信仰是根本,“信仰作为一种精神的统一体,是我们过去发展至今的信念。当传统文化面临严峻挑战之时,人类确实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胸怀去创建一个共同的信仰,来维护我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个信仰不是纯粹的意识形态,而是应该适应当代社会的精神价值”。

  自古中国的人文学术都提倡经世致用。在徐小跃看来,经世致用的大前提是内圣外王,所以人文社科工作者一定要有好的道德修养,同时要“极高明而道中庸”,将自己的学问和知识落到现实和社会发展中,这才是真正做学问者的根本任务。

  陈晓明认为,当下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以其专业知识对世界面临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解释。现在有些社科工作者的倾向很不好,最明显的是向“钱”看,崇拜、迷恋、追逐权力,违背了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受过专业训练、具备专业素养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更需要这些社会科学工作者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弘扬优秀文化。

  “人文学者要有公平、敬畏和仁爱之心,胸怀天下。”徐小跃一语道出了人文学者的本质内涵,“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如何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如何把精神文明建设、核心价值体系观念融化到每一个人的血液和行动中,是每个学者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学者一定要敢于承担,要有所敬畏,要有大爱,带着这样的人文精神和情怀,我们才能担当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吴婷 郭潇雅)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