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23期特别策划“保护文化遗产 守住民族之根”文章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的文化概念,这个文化概念强调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内容。但是,一些人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传统与落后结合起来。甚至直到今日,还有相当多的人给传统作了一个简单的鉴定,叫“封建迷信”。
今天,我们常常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提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国家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组织专家论证,在各个地方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说移风易俗要汲取精华。应该说,这里面仍然包含着一种误读。封建迷信这个概念涵盖不了传统,并且它本身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了。
不是说传统没有用,也不是说传统文化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没有意义,而是我们对于传统理解得太少。传统的博大精深,思想文化的厚重,这些文化财富我们又懂得多少呢?正是因为不懂,所以才那么容易丢弃。
过去,我们常常把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等同于封建落后,但是,像“仁、义、礼、智、信”,像“礼、义、廉、耻”这些特殊的概念,它们仍然可以适用于现代文明,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仁、义、礼、智、信”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理想人格。仁,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个人对于他人的爱护,这种与人为善是对人的基本要求;义,即对于一个民族多数人群利益的维护;礼,要求人与人之间讲究知识,讲究空间的合理使用,讲究大家共同遵守一种特殊的知识空间;智,即崇尚智慧,崇尚科学,崇尚知识;信,我们现在讲究法治社会,一切要讲究诚信。
有时候,民族文化遗产可能表现出一种与时代并不完全合拍的形态,但是它也有合理的成分,所以在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仍然不能绝对化。我们保留传统节日,绝不仅仅是要磕几个头,吃几个粽子,而是要在民族精神价值取向的体系上形成一种共识。我们热爱我们的民族,要给民族文化足够的发展空间。这里强调的是对民族精神的维护。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整体概念,它在历史上可能有许多具体的内容,但未必能适应今天的时代需求。但是,在总体上,传统是一种格局,有时候也是一种模式,是我们民族独有的生活方式、思索方式和表达方式。
传统在现代生活中的融入是有特定场合的。在进行文化批评和知识对话时,我们常常由于自己知识经验和出身背景的不同而出现对立,这种二元对立影响了我们对事物的正确判断。文化是多元的,文化体系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共同建构。在建构的同时,有社会分工,也有自然选择。当然,现在对知识的理解也不仅仅归属于传统。比如,对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知识的理解,我们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但这与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维护并不矛盾。
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响亮的字眼。在这一背景下,全世界人民都非常注重对自己文化权利和文化尊严的保护,中国更是如此。我们强调,在很大程度上讲,民族文化传统的复兴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做起。我们一方面要真正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光荣历史,为增强文化软实力服务;另一方面,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对整个人类社会作出的又一次积极贡献。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高有鹏)
本期特别策划采写工作组:原正军、杨阳、孙龙、王沁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