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缝合主流意识形态与商业价值的冲突——《唐山大地震》文化解读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9-15 15:0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电影一直以来有主流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三足鼎立的文化格局,三种电影形成稳定的文化圈层和相对稳定的艺术语言形态与修辞策略。三种电影之间有文化的对立也有交流。在《唐山大地震》中,我们可以看到导演糅合主流意识形态与追求商业价值的努力,缝合两者本质性冲突,最终因倾向于商业利润而导致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利用工具。

  重大历史题材为商业电影的卖点

  在唐山大地震这样的民族灾难面前,炎黄子孙所持的态度是严肃甚至是沉痛。面对民族巨创,电影创作者内心怀抱沉痛并诉诸电影语言,令观众体验到民族心理共同体撕裂的巨大疼痛并使民族共同情感得以升华。《唐山大地震》的政府投资背景使得影片明显具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题取向,而民族大灾难的题材使得影片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得到极高的关注。这种文化的潜在规定性决定了《唐山大地震》应有的史诗艺术特质。但是,《唐山大地震》本质上是一部商业片,投资方的商业背景决定了影片追求利润的本能。主流意识形态和商业属性在《唐山大地震》中形成了矛盾共同体,产生种种冲突。

......(作者:周清平 单位: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