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当代科学论的存在论走向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8-11 10:1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科学论应放弃整个二元论传统,放弃康德式的社会建构论,寻找一条后康德式的道路。那么,新的基础是什么?他们的共同回答是:存在论。

  20世纪70年代,以经验研究为导向,跨学科的科学论(science studies)登上学术舞台,对主流的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产生强烈冲击。启蒙运动以来,科学一直占据崇高的地位:为知识和真理的楷模,享有客观性、普遍性和严格性等美德。不论这一形象是近代自然科学的真实写照,还是后人一相情愿的构造,它显然与20世纪的现实不相吻合。在当代,科学与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各种力量不断渗入纯粹科学领域。古典科学图像已由此而逐渐失去吸引力。

  在库恩的激励下,包括布鲁尔(David Bloor)、巴恩斯(Barry Barnes)、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在内的第一批科学论研究者开始致力于解构启蒙以降的科学观,为“后学院科学”奠定哲学基础。然而颇具讽刺意味,他们的解构工作却恰以“建构”的名义展开——提出社会建构论,主张科学知识是社会建构的,认识论与社会学是统一的。由是,科学论一方面与主流的科学哲学划清界限,因为后者要求严格区分“辩护的情境”(认识论)与“发现的情境”(社会学);另一方面将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原则贯彻到底,将其运用于自然科学,这即是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应当说,早期科学论很大程度上围绕这一线索而展开。

  早期的社会建构论

  从哲学基础看,社会建构论是社会学化的康德主义。康德哲学被认为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认为,此前的哲学让主体围绕客体转,所以无法合理解释知识的客观有效性。于是颠倒了哲学参照系,让客体反过来围绕主体转。客体并非独立于主体,只有接受先天概念的规整,客体才成其为客体。这样一来,客体是主体的建构或构造。可见,建构论的思想应首先归功于康德。而社会建构论者接受康德哲学,认为知识是构造的而不是被动的表象,但也对康德哲学进行了改造。社会建构论主张构造的终极基础不是“我思”而是“社会”,为知识奠基的不是时空、范畴等主体根据,而是包括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在内的社会根据,从而权力、利益、商谈、博弈、阶级斗争、性别成为认识论的合法研究主题。科学与社会、政治、文化之间的内在相关性被严格确立起来。

  科学论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学术界,一度引起不小的争议。当时的引介工作主要着眼于爱丁堡学派和巴斯学派,但彼时西方科学论正发生剧烈转变,与社会建构论渐行渐远。

......(作者:孟强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