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美学成为文化沟通桥梁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将在北大召开
本报讯(记者何兰芳)8月2日,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大会情况作了详细介绍。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将于8月9—13日在北京召开。届时,30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美学家与400多位国内学者汇聚一堂,将围绕“美学的多样性”的主题展开讨论。
据了解,本届世界美学大会设有“全球与地方:西方与非西方的美学”、“文化研究与美学的冲突与交融”、“美学与音乐、绘画、雕塑、建筑、书法、设计等艺术门类的关系”等10个议题。并设有“中国艺术”、“艺术教育”与“舞蹈美学”3个分会场。北京舞蹈学院还将为出席大会的国内外学者呈现一场中国古典舞蹈。
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叶朗在发言中指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注重从心灵的、体验的角度理解美与艺术,并以此充实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人生的境界。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设,要尊重中外思想文化的经典创造和学术积累,思考全人类共同的最基本、最前沿的理论问题。
国际美学协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平认为,世界美学大会在中国举办,使美学成为文化沟通的桥梁,尤其是能够促进西方和非西方文化间的相互了解与欣赏。
据悉,世界美学大会由国际美学协会主办,是国际美学界规模最大、学术水准最高的会议,每3年举办一届,被称为世界美学学术转向的风向标。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国际美学协会在欧洲、南北美洲和亚洲共举办过17次大会。2006年6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代表中国,在众多的竞争者中申办成功。此前,亚洲国家只有日本主办过该会。
首届中国个性化教育高端峰会表示个性化教育有效补充学校教育
本报讯 首届中国个性化教育高端峰会近日在上海落下帷幕。会上除了“因材施教个性为本”的主题演讲外,重头戏在发布国内首部个性化教育全景报告文学《寻找失落的钥匙》。81岁高龄的教育家于漪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和与会者分享了她在因材施教方面的心得。国内著名教育专家王厥轩、季明明以及《寻找失落的钥匙》作者萧斌臣在峰会上作了精彩演讲,专家们畅谈中国个性化教育的现状,分析教育大纲出台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指出个性化教育是大势所趋。
《寻找失落的钥匙》是学大教育继2010年首发《个性化教育消费白皮书》后的又一力作,填补了我国教育界个性化教育领域文学研究与展示的空白,全面深入地向广大学生和家长诠释了何谓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的实质、个性化教育的实践成果以及现阶段如何选择合适的个性化教育机构。
据了解,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郭永福指出,个性化教育模式很好地践行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满足了广大学生及家长对个性化教育服务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现行教育体制弊端所造成的缺憾,可以说个性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
另有学者表示,要实现教育的公平,必须改变目前千人一面的应试化教育,大力发展个性化教育。国内个性化教育已经从之前的学大教育孤独前行,发展到今天的遍地开花,让他们对个性化教育的前景充满信心。季明明对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行了解读,并以自身的考察经历,肯定了学大教育的个性化教育模式。他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而个性化教育正是针对这一点进行的,完全契合大众所需。(戴勇)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