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低碳城市交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以成都市为例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8-11 11:1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交通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通过先进技术提高燃料利用率及使用清洁能源,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等,最终实现温室气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目标。

  近年来,成都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低碳交通与世界田园城市建设,在加大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的基础上,在加快地铁线路施工力度,整合公共交通服务功能,深化推进城乡交通统筹,提高智能交通及交通设施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得到了社会的肯定。然而,成都市离低碳交通还相差甚远。

  低碳交通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1.交通方式的影响。根据成都市公安局2009年调查数据,2009年中心城区各主要道路高峰期流量已经饱和,平均行程车速达到14—15公里/小时,处于路网发生堵塞的临界状态。同时,市公安局抽样调查和统计数据显示,中心城区近两年机动车的平均出行率为45.5%。机动车的增长速度过快与出行率过高,导致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逐年增加,同时,因机动车尾气排放而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比例也逐年攀升,加剧了大气环境的恶化。

  2.城市结构规划不合理。近年来成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土地急剧扩张,城市规模急速扩大,导致城市空间距离不断增大;同时,城市“摊大饼”式的蔓延方式导致土地利用不充分,建筑密度不高,城市功能与布局单一。由此造成了小汽车在人们出行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碳排放量的加大。

  3.交通拥堵严重。成都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不仅造成出行时间的延误,还会造成燃料消耗的增多,以及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加剧,提高了交通出行的外部成本。可以说,拥堵的交通已经影响到成都市市民的日常生活、工作,以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作者:朱光婷 甘卫星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