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金戈铁马铭正义 激浊扬清瞩未来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8-04 09:2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11期特别策划“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文章之一。

  编者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参战国最多、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战争,给人类世界造成了巨大、深远的影响。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如何正确认识二战历史,鉴往知来,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65年后的今天,本报邀请相关专家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65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人类正义与邪恶殊死搏斗取得的最宝贵成果。中国人民同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人民一道,用鲜血写就了这段历史,在浩劫中获得重生。随着浩劫的远去,现实中也逐渐出现了一股历史虚无主义的暗流,它企图质疑历史、否定现实,严重扰乱世人对二战的认识。这种现象虽不是主流,却试图扰乱人们的历史观以及基本价值判断。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正确认识历史,才能真正推动人类事业不断进步。

  彻底改变时代的正义之战

  二战的胜利是正义事业的胜利。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二战的起因,正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集团图谋利用战争手段对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掠夺、奴役并重新瓜分世界。二战的胜利使得法西斯主义贪婪的政治图谋,反社会、反人类的罪恶行径均一败涂地;使世界人民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人类文明。二战在摧毁法西斯主义的同时,击溃了19世纪末以来的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体系,把很多国家从殖民枷锁中拯救出来。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正如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蓝描述的,“数十亿人民挣脱了殖民主义枷锁,100多个民族独立国家在这些殖民帝国的废墟上拔地而起,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划时代变化,是人类历史极其巨大的进步。”

  二战的胜利,使整个世界沉浸在反对霸权、维护和平、反对世界性战争的氛围之中。著名军事外交家熊光楷上将就对记者表示,65年前,在正义对邪恶、光明对黑暗、进步对倒退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各国人民同仇敌忾、相互支援、并肩战斗,终于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人类文明,赢得了世界和平。“人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同样遭遇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在摧毁法西斯国家集团的同时,二战也重创了欧洲以英德法等国为核心的列强,其称霸世界的情形一去不复返,欧洲中心时代被终结,取而代之的是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更可贵的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建立了联合国——维持世界和平,尊重基本人权和自决原则,加强国际友好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文化和福利发展是其根本宗旨。

  二战的胜利为世界和平发展奠定了根基。政治方面,二战的胜利确立了新的国际关系原则,即每一个国家都被承认为国际社会中平等的成员,民族平等与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处理各国关系的基础。而且,“战后两极世界格局是由美苏两个最强大的反法西斯国家构成的,美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既冷战又缓和,既对抗又协调,始终控制在不引发世界大战的范围内。”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胡德坤认为,“虽然战后的局部战争连绵不断,但都是有限战争,都不会引发世界大战。”经济方面,二战之后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潮流。今天,各国的经济生活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局面。徐蓝认为,这种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关系,也是抑制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科技方面,二战中人类将数千年来积累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并全部投入到战争中,在战争的最后,人类看到了原子弹,这也意味着,在向前迈一步就走向了另一个深渊——人类毁灭。“过去一直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的制约和控制战争的隐性趋势,在二战后就上升到了主导地位。战争这个人类社会的‘怪物’、‘恶魔’,开始日益受到制约和控制而走向下降运动。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根本性转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巨廉认为,这是二战后世界范围内保持和平与发展的又一影响因素。

  二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卷入其中,因战死亡的军人和平民超过5500万。尽管各种因素制约着下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但这些惨烈的数字也时刻警醒着每一个希望和平发展的国家,必须正视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因为,战争的流毒一刻也没有在地球上完全、彻底地消失。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对二战的误读

  面对二战,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尤其拙劣。何为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虚无化”指的是完全毁灭和无的过程。雅柯比最早使用该词,后来经由屠格涅夫而流行开来,指唯有我们的感官所获得的存在者才现实地存在着,其余的一切皆为虚无。西方虚无主义思潮经历了一个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转变的过程,大致上包括以尼采“上帝之死”为代表的“价值论虚无主义”、以海德格尔“对无的追问”为代表的“存在论虚无主义”、以福柯“人之死”为代表的“后现代虚无主义”。

  在中国,虚无主义的出现有着特定的历史情境,集中体现为历史虚无主义。近代以来,随着国门被列强打开,中西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与交融,出现了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却空前地遭遇到了历史虚无主义。学术界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极端倾向,采取极端消极或极端激进的方式,通过割断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联系来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具体表现为不承认历史及文化传统的继承性与连续性,把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过渡看成是彻底的断裂,否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漠视人文精神传统的内在传承及其教化意义,孤立地分析历史中的阶段错误,否定整体过程。历史虚无主义完全认同物化逻辑,并以追逐商业利益为本,迎合种种后现代时尚及大众文化趣味,进而表现为种种消极、颓废以及享乐主义的精神生活方式与文化形式。

  虽然绝大多数人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认识是比较客观和实事求是的,但在对二战的解读中,仍有“歪曲历史的”认识。例如,在如何看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上,有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片面夸大国民党正面战场发挥的作用,否定敌后战场的重大历史功绩,有意忽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抗日斗争;过分强调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和援助,忽略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借肯定各个阶级、阶层、政党、团体和海外华侨华人为抗战作出的巨大努力,以否定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等。还有甚者竟然荒谬地认为,当今世界的某些落后地区,如果仍然在德意日法西斯国家集团殖民统治下,会比现在发展得更好,甚至早已实现现代化了。

  这种认识倾向虽非主流,却造成了癌变似的严重后果,它不仅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甚至颠覆人们的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就在于颠覆历史观,歪曲史实,掩盖真相。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的一场殊死搏斗。我们应通过加强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的研究,借鉴历史、明理启智,进一步揭示有关重大问题的历史真相,澄清模糊认识,批驳错误观点。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蓄意作一些简单、片面的史料考证,断章取义、一叶障目,以有意裁取的细节歪曲历史。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正确地认识历史、把握规律,关乎国家兴亡、民族盛衰。大是大非决不能被颠倒,否则就会动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思想根基。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社会发展必遵循其固有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时,积弱积贫的中华民族能够战胜远强于自己的日本侵略者,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始终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使之发展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提出持久抗战、敌后游击战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方针,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以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中国人民的信赖和拥护,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主持国际正义、维护世界和平为己任,为保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历史虽已渐渐远去,但是非曲直不容篡改。企图用杂糅的方式重新解读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是站不住脚的,任何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作用的轻描淡写都不是实事求是的。

  “莫道人心同此理,雄风今已靡前贤。”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就没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和实际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因而才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胜利。

  二战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年来,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中国,随着国门的打开,国人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影响力更大。但这并不妨碍也决不会动摇对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的评价。国际上,从苏联解体、苏东剧变到“颜色革命”,无数惨痛的教训无时不在警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唯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从而更加自觉地确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本报记者:封铭)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