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哲学的数学之眼——访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8-04 14:42: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史宁中,这个被东北师范大学学者亲切赞为“给学校带来福气”的校长,身世不凡,是溧阳侯60世孙。他思想解放、观念先锋,带领东北师大的师生们闯过一个个办学难关,使地处北国的学校逐渐发展为诸多学科的前沿阵地。

  端阳佳节,长春。记者在史宁中的办公室里采访了他。身后各式各样的工艺品、桌旁堆积如山的哲学书,仿佛告诉记者,这是一个酷爱思考的校长,也是一名真性情的学者。

  理念先设与真理假说

  记者:史校长是学数学出身,近年来却发表了许多颇有分量的哲学文章。您从何时开始关注哲学问题?

  史宁中:七八年前,教育部让我主持修订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思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应当教一些什么东西,为什么要教这些东西?如何教这些东西?这在数学上叫做数学方法。数学比较抽象,想问题时离不开哲学思维,这样自然而然关注到哲学。我读了大量西方哲学著作,希望知道数学的概念是如何“存在”的,如何才能把握,就是思维所依赖的研究对象本身的问题。

  数学思想,我认为有三个:抽象、推理和模型。数学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抽象到数学内部来,而数学内部的发展则完全依赖假设和推理,然后再借助模型把数学的结果应用到外部世界。抽象只是针对两种情况,一是数量和数量关系;二是图形和图形关系。抽象之后的东西是如何存在的呢?这就是哲学问题,我称之为“抽象的存在”。

  我用这个道理来解析形而上和形而下。其中的“形”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抽象的存在。什么是抽象的存在呢?就是当你看到了足球,看到了乒乓球,就会想到圆。但是,如果没有足球,没有乒乓球,你脑子里仍然有个圆,而且你能画出这个圆来。这个圆绝不是简单的复制,因为现实的圆是三维空间的,而在纸上画的圆是二维空间,所依赖的头脑中圆的存在就是抽象的存在。我认为,古代先哲所说的形而上的“形”就是这种抽象的存在。为什么要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构建一个“形”呢?因为形而上的“道”太遥远而不可及,形而下的“器”太具体而不可信。

  推理有两种,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研究演绎推理时,我非常想知道中国古代先哲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他们思考的逻辑是什么。我苦思冥想老子的“道”是什么意思,孔子的“仁”到底指什么。后来,突然想到老子说的“道”,孔子说的“仁”,也许只是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即“道”就是好的,凡事需从“道”出发,与西方哲学一样,出发点本身是不用讨论的。这或许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真正含义。而对于具体的事物,就可以用这个出发点“道”来进行判断。

......(本报记者:肖雨枫)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