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经济学把被主流经济学长期忽视的空间因素纳入到新古典的一般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中,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解释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与分散机制,并通过这种机制的分析探讨经济增长规律与途径。人类的经济活动存在于时空中,对人类的经济活动而言,离开时空是不可想象的。然而,两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家一直忽略了空间因素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处理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技术工具,或者说无法突破“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屏障。如果把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视为经济学研究的参照系,那么可以把斯塔雷特的空间不可能定理作为研究空间经济问题时的参照系。根据空间不可能定理,当研究空间经济问题时,如果认为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现象且把经济活动区位的不同状况归结为空间的非均质特性,则可以在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框架下进行讨论,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等,如果认为存在规模收益递增,则此时的市场结构为不完全竞争,无法在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框架下进行讨论,如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以及后来的空间经济学的诸多模型。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