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灾后儿童亟须心理援助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9-01 15:4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孩子们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无法摆脱他们已经目睹灾难的事实,只有去减缓这种恐惧和惊吓,在合适的机会将事实真相告诉孩子,并提供适当的机会让他们宣泄,游戏疗法是解决儿童广泛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

  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众多的人员伤亡,其中受灾儿童无疑是较为特殊的弱势群体。人们在为幼小生命逝去扼腕的同时,深感对幸存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救助,非常必要和重要。笔者曾参加由江苏省团委选派的“绵竹计划”心理援助服务项目,在灾区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心理咨询志愿服务,接触过多个儿童惊恐症、抑郁症等案例,并进行了治疗,感触尤深。

  灾后儿童的心理变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冲击期。在此阶段儿童会震惊、困惑,得不到安全感,孩子在受到惊吓以后,会出现恐惧、情绪低落、心神不宁、夜惊醒等症状。这个时候最需要成年人的陪伴作用,此次灾害发生时正值暑假,孩子们可能处于比较分散的地点,家长或者陪同人员可以对孩子说“我们现在是安全的”。陪伴者应该以镇静的姿态给孩子传达一种安全感,告诉孩子身边有成年人的陪伴,并且这种帮助来自最熟悉、最亲近和最可依赖的人。

......(作者:赵小焕)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