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测量,五四新文化的起点也不在传统文化的延长线上,它与传统文化首先是一种相克相生的关系,而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它在反传统的过程中获得生命,反过来又因此而丰富了中国文化,构成了新的文化传统。
中国现代史的起点处实际上有两个“五四”——1917年开始的“文化的五四”和1919年开始的“政治的五四”。对于政治“五四”的一贯肯定和赞扬,不只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历史观,更是其基本的政治思想纲领。政治“五四”的历史荣耀来自于对民族主义国家伦理和当下政治逻辑的认同。最早对于文化“五四”的否定毫无疑问是与新文化运动相伴而生的。反对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彻底反传统,割断了中国文化的连续性。
两个“五四”的两种境遇
文化“五四”最初在国民党的主流思想中,也是获得了积极评价的。愈到后来国民党对于文化“五四”的否定愈加明显,因为以等级、秩序和君权为核心理念的儒家伦理最适合执政者,稳定与和谐是任何一个统治集团的最大政治需求。其实,在近代以来的人类社会中,所有政党政治宣言和文化立场的改变都能从该政党由反对党到执政党的变化中找到根据。
......(作者:张福贵 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