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哲学史》第四卷出版
近日,《希腊哲学史》第四卷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标志着延续近30年的宏伟学术工程圆满结束。该书也成为中国首部、世界第二部多卷本希腊哲学史著作。《希腊哲学史》第四卷全书共130多万字,从中国学者的视野出发,对晚期希腊哲学进行深入探讨,阐述了晚期希腊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晚期希腊哲学与基督教哲学的碰撞、互动与相容,重新审视希腊哲学在西方精神思想、社会文化发展史上的基础地位。
据悉,多卷本《希腊哲学史》前三卷分别于1988年、1993年和200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姚介厚指出,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和文化的源头。中国学者在撰写的过程中掌握、研究了第一手资料,一方面“吃透”了原著,另一方面比较研究了西方学者的不同观点,从中得出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中国学者书写的哲学史,有我们自身的视野、研究方法和观点,对于理解西方哲学、文化和宗教的源头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赵晨)
外交学研讨会复旦举行
8月23日,第九届全国外交学学科建设暨中国外交体制、运作创新与中国外交研究创新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举行。
与会学者结合我国外交实践和外交学研究、教学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分别就中国外交的理念创新、中国外交的制度创新、中国外交的新视野以及中国外交学学科建设等四大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不仅推动了外交学教学研究机构间的科研成果、教学经验的交流,也有助于学术界与外交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外交部政策规划司称,通过此次研讨会,我们对我国外交学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有利于推动外交工作和外交学研究的相互促进。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吴婷 张骥)
推动中国诠释学学科发展
为纪念伽达默尔诞辰110周年暨《真理与方法》出版50周年,促进中国诠释学学科的创立和发展,近日,由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主办的诠释学与中西经典文化传统——第七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来自海峡两岸四地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会议围绕“伽达默尔与诠释学效应”、“中国经典诠释智慧与方法”、“多维视野下的西方诠释学”、“儒家诠释学”、“诠释学:比较与批判的视野”、“诠释学与实践智慧”、“诠释、考辨与逻辑”等议题展开了讨论和深入的学术交流。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陈静 陈治国)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