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该文作者赴日游学近十年,从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硕士毕业后,应日本茶道里千家之邀,赴日本京都里千家修习茶道,1996年4月至2000年3月在日本京都“里千家学园”学习,毕业后获得日本文部省认可的“茶道士”称号,并获“茶名——宗建”,后在日本取得博士学位,现为里千家茶道教授。
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但彼此间总给人一种“居相近,心相远”之感。
零零散散的日本人论,无一不在告诉我:日本人是特殊的人,所以才会拥有这样那样光怪陆离的“日本式”或“日本型”的社会和文化。但事实又如何呢?
樱花时节赴东瀛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其论日本人的名著《菊与刀》中说:一个严肃的观察家在描写其他国民而不是日本人时,“如果他写书论述该国国民具有普遍的审美崇拜,这种崇拜给予演员和艺术家很高的荣誉,国民在菊花栽培的技艺上愿意费时费力;其后,他不会另写一书补充说,这些国民也同样崇拜刀,并把最高的声望献给武士”。“刀与菊都是这一画面的组成部分。日本人既极端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有礼,既顽固又能灵活应变,既驯顺又恼怒于被人推来搡去,既忠诚又背叛,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好新。”
......(作者:张建立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