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疍家人的海上游牧文化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9-03 14:0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南方的疍家人,泛海为家,组成一个特殊海洋社会。古代这个族群广见于中国南方江海湖沼,现以南海沿边港湾为多,惟其保留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群体个性,被喻为“中国海洋游牧族群”。疍家人,在岭南旧称疍民,在粤方言中称“疍家”,此“疍”读音源于古越语,意指小船。“家”为古汉语借词,指人群,所以疍家或疍民即生活在小船上的人群,并无任何贬义,不过今天流行称他们为水上居民。

  疍家人今属汉族,但其族源却很古老,最早记载见于晋代常璩《华阳国志》,称“疍蛮”,后通称为“蜓蛮”,多少带有歧视色彩。据各种资料推断,疍家人至迟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与我国文明进程同步发展。至其来源哪个地区和部族,中外学者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源于南方百越族,现分布在南海周边海域的疍民,即为其中一支的后裔,称“咸水疍”,而生活在江河的称“淡水疍”。

  据20世纪40年代岭南大学陈序经教授统计,广东沿海和珠江水系疍民不少于100万人。到20世纪50年代时,广东仍有90万人,其中咸水疍约15万。

......(作者:许桂灵 司徒尚纪 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