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关国内官方统计数据是否准确这一话题引起了广泛注意,从学术界到市井大众,不信任心理普存。尤其是一些典型事例不断发生,一再挑战人们对统计数据质量的信心。针对质疑,国家统计局做了大量解释工作,如引证国际通行做法、公布相关统计调查制度等等,试图从技术角度解释数据的准确性,但局面并未就此扭转,收入“被增长”、“被平均”等群起跻身流行“网词”行列。显然,单纯技术因素并不足以解释统计“失真”。只有深入研究数据背后深层制度因素与经济社会背景,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的真正答案。
首先,统计“失真”源于调查对象复杂化及制度掣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现象逐渐多元化,资本、商品尤其是劳动力,趋向于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统计难度大大增加。比如大量流动人口基本游离在城市管理体制之外,住户调查(收入)难度加大;出于节约成本等因素考虑,以赢利为目标的企业对统计调查配合度下降;等等。在这种背景下,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难免出现偏差。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环境急剧变化,迫切要求相关管理机制进行根本改革。
......(作者:李登 自由撰稿人)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