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中华民族”是一家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8-27 15:5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17期特别策划“全球视野下的国家认同”文章之一。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两千多年间,中国人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以“华夏文明”为核心、以周边“蛮夷”作为“教化”对象的“天下体系”。这是一个在族际交往中强调文明发展差异,却没有狭隘种族意识的有特色的大陆文明。

  但是,自鸦片战争后,这个文明及政治体系受到西方工业文明和帝国主义侵略的空前挑战,在战争中多次惨遭失败,割地赔款。同时,西方的“民族主义”和“民族”理念进入中国,开始影响中国各族知识界和民众。

  在救国救亡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的思想家和精英开始思考按照西方“民族国家”的模式重新构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20世纪初关于“中华民族”、“国族”概念的讨论,反映出当时人们希望从构建“民族历史”的角度增强中国凝聚力的苦心。“中华民族”、“中国人”这些称呼,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取代了“大清臣民”。

  在民族主义发源地的欧洲,追求的是建立“民族国家”,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列宁和斯大林的民族理论支持“民族自决权”,即每个民族都有政治独立的权利。在东西方相似的理论氛围中,中国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民族”就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政治实践问题。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话语的倡导者之一,他看到狭隘汉人民族主义可能给中国带来巨大祸端,提出了“大、小民族主义”的观点:“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他认为,唯有“合汉合满合蒙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共同对外,中国才能救亡图存。梁启超通过这种“大民族主义”来抵消汉人“小民族主义”的可能危害。

  中华民国提倡“五族共和”。孙中山在《三民主义》第一讲中说“中国人的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明确提出以“中华民族”作为“民族”单元建立“民族国家”。

  但是,我们在回顾这一段历史时不要忘记,在清末和民国时期企图分裂中国的英日俄等帝国主义者,一度别有用心地用“民族”(nation)来称呼中国境内蒙古、新疆、西藏各部落,并直接煽动各部落追求“民族自决”和“民族独立”。顾颉刚在1939年曾专门撰文指出,在中国要讲“民族”的话,只有一个“中华民族”,藏蒙满等部绝不可称为“民族”,否则就是上了分裂中国的帝国主义的当。

  面对帝国主义全面封锁,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族识别”工作完成后,每个国民确定了“民族成分”,为各民族设置了不同规模的自治地方,政府在许多方面对少数民族实行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有效地团结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新中国。

  根据中国历史上以“文化差异”看待族别差异的传统,借鉴美国等国家用“文化多元主义”凝聚不同种族的经验,把中国内部的民族差异也以“文化差异”的思路来引导,并在这一思路下重新开始“民族构建”,以“中华民族”为核心认同建立一个全体中国人的“民族国家”,强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逐步淡化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

  为有效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当前需要注意克服部分汉族民众的大汉族主义观念。多年来,由于历史原因,以汉族民众为对象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情、民族知识教育和民族平等的政策宣传非常薄弱,汉族民众和青少年普遍缺乏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基本知识,在思考问题时有意无意地把“汉族”等同于“中华民族”。

  所谓“华人”,翻译成英文是“Chinese”,就是“中国人”或“中国裔”,应当包括所有生活或来自中国这片领土上的13亿中华民族的全体成员。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56个族群的成员都属于“华人”和“中国人”,他们旅居海外,也都属于“华侨”。如果他们加入了当地国籍,就属于该国族群中的“中国裔”、“华裔”,在文化上仍然与中国保持着联系,也在使领馆关心和联络的范围之内。中央电视台的主要节目特别是“新闻联播”中,应增加选自藏、维、蒙等各族的主播人,使各族观众时刻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

  汉族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90%以上,汉族地区的人们很容易忽视少数民族对汉族一些活动的心理反应。正因为如此,汉族知识分子和中央政府需要特别关注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建议和批评意见。在文化领域和其他领域一样,反对“大汉族主义”是一个长远的历史任务。“汉人”不等于“中华民族”。除了中原的儒家学说之外,藏传佛教、伊斯兰教、萨满教等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海外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孔子学院”同样具有传播中华文化的功能。

  我们要坚持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思路来理解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在各族相互认同、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马戎)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