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袁华杰 实习记者李玉)8月17—21日,第十届世界计量经济学大会(ESWC2010)在上海举行。在位于黄浦江畔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包括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内的千余名海内外经济学家齐聚一堂,探讨世界经济领域的前沿问题。在为期5天的会议中,300多场主题演讲和小组交流几乎涵盖所有经济学研究领域。主办方还特别在会议进程中举办“政策专题全体大会”,主题均为世界经济热点问题,国内外经济学家发布了有关这些热点的最新研究成果。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世界银行在一项评估中指出,二战后有13个国家持续25年保持经济增长在7%以上,而中国以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增长成为这13个国家之一。他指出,正确的政策导向、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没有被中断的持续改革,是上述13个明星国家的共同特征。“只要中国经济在未来能保持这几点,就很有希望继续维持较快增长。”因此,他认为中国经济有很大上升空间,很有可能达到10%的经济增长。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认为,在过去30年高速增长的过程中,最大的优势在于我国改革开放之始,亚洲的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已发展起来,为中国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丹尼尔·麦克法登认为,中国政府的经济调控可谓是成功的,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政府现行的紧缩性财政政策起了积极作用。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在谈到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时也表示,技术创新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中国需要通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进程,多数经济学家的态度表现为谨慎乐观。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教授、中国国际事务中心主任巴里·诺顿表示,现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问题在于不确定性。
世界计量经济学大会由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每5年组织一次,是经济学领域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强、覆盖范围最广、最具前瞻性的学术会议,号称经济学界的“奥林匹克”。参加本届大会的代表有一千余名,是历史上参与代表最为广泛的一届。如此重要的经济学学术会议能够在中国举行,将进一步推动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这一方面体现了世界经济学界对中国目前现代经济学发展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能为中外经济学界搭建桥梁,使国内外经济学研究者的交流进一步加强。(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