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密云太守霍扬正碑》成为我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该碑字体处于篆隶向行楷演变过渡中,是楷书趋于成熟的佳作,与《瘗鹤铭》、《郑文公》等都是楷书形成的先驱之作,其功力深厚,腕力殊强,操之极熟,肥瘦、大小、长短、方圆、干润,随兴所至,无施而极其妙,特别是其碑文的书法艺术,字字善于变化,不愧为国之瑰宝、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密云太守霍扬正碑》是北魏时期密云太守霍扬的墓碑,建于南北朝时期北魏景明五年(504)正月二十六日,是年正月十九日已更换年号,实为正始元年。此碑原来在山西省临猗县卓里工贸区霍村的霍家坟地,民国九年移至蒲坂中学,后又移至临晋文庙、临晋高小,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泥封于临晋高小照壁之中,才免受战乱之劫。新中国成立后,封碑之地为临晋邮电所所在地,始将被封之碑的泥土剥去,建碑亭以供观瞻。1990年6月,临晋邮电所扩建,遂移碑于临猗县博物馆进行馆藏保护。
......(作者:詹百利)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