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理论是一个包含广泛的理论体系,家庭现代化理论只是运用其基本框架、核心范畴和理论预设的关于家庭的部分。其主要内容是说明,家庭自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变革过程,这一过程是有某些既定特征的,以它的出现为标志,表明社会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家庭结构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现代化理论测量家庭现代化的主要指标之一。
“大家庭神话”——现代化理论的结构特征假说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关于家庭发展的社会学理论就形成了一种共同的认识,即存在一种从大家庭到较小家庭的变化趋势,工业化过程普遍被认为是带来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这种两分法在很长时间里都是家庭社会学的主流话语。
19世纪的法国学者勒普莱(Frédéric Le Play)被认为是前工业化时期“大家庭神话”的奠基者。勒普莱在对16世纪以来的家庭历史进行研究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家庭内拥有广大而复杂的成员群为特征的传统家庭正向着小规模的现代家庭过渡。他将小家庭描述为工业化的产物,是工业化造成的变化了的社会条件的结果。勒普莱极其重视家庭结构的探讨,力求论证任何社会的基本特征都受制于这个社会中的家庭类型。
......(作者:唐灿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