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能够连续30多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屈指可数。在大多数落后国家经济陷入长期的停滞和动荡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年均9.8%的增长率,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无疑是那些少数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却并不均衡,地区之间差异非常大,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的差异?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等条件,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在这几个方面比其他国家更具有优势,而且这些理论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改革前后中国的经济绩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另外,在解释地区差异方面,这些因素也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因为这些因素是内生的,其本身就受到增长的影响。近年以来,经济发展理论更为重视对于制度因素的探讨。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改革的过程不但是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制度不断变革的过程,学术界也更多地从制度层面来理解中国的增长问题。
......(作者:刘明兴 张冬 单位: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