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学术传真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8-24 10:4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华北地区社科院第二十七届科研管理联席会议在津召开

  本报讯(记者新兰 通讯员刘芳)近日,华北地区社科院第二十七届科研管理联席会议在天津召开。各院代表围绕会议主题“科研方法创新与特色学科建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就有关学科建设、课题管理、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与会代表认为,新智库建设首先需要创新科研方法,其创新性应从科学性、高效性、技术性等五个方面来认定,科研方法创新的同时,要加强特色学科的建设。创新学科可以有以下四条有效途径,一是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其特色学科,二是以重大课题研究为基础带动学科建设,三是形成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机制,四是切实加强学科建设的管理工作。建设新智库应从强化思想基础、学科建设、人才工作和制度规范四方面入手。与会代表还介绍了各自的特色学科建设经验,并就地方社科院科研成果的考核机制、智库作用如何发挥与研究人员队伍的培养问题提出独立见解。

  与会者一致认为,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要素。方法创新是观点创新和学科体系创新的前提,是提高学术实力、实现新突破的重要条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社科院、河北省社科院、山西省社科院、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天津社科院的领导和各院科研、人事管理部门及部分科研所的负责人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

  《青海社会科学》创刊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召开

  本报讯 7月28日,《青海社会科学》创刊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在西宁召开。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有关领导,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新华文摘杂志社等负责同志,青海省各大院校、期刊编辑部等单位负责同志和知名专家学者等出席了刊庆纪念大会。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青海社会科学》主编赵宗福致辞,《青海社会科学》常务副主编徐明作了主旨发言。

  《青海社会科学》创刊于1980年,是见证青海改革开放、学术振兴、思想繁荣的学术期刊之一。该刊以严谨的办刊风格和过硬的编校质量,于最近3年内连续两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于2008年荣获全省期刊编校质量评比一等奖,2009年被评为“中国北方十佳期刊”,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和新青海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十年来,《青海社会科学》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在学科分类上,由原先不到10个学科领域拓展到今天的近20个学科;在栏目设置上,由单一到多元,并不定期地随形势变化和任务要求增设相应专题栏目;在开本上,由当初的小16开扩展为大16开;在页码上,由初始的120页增至如今的204页。该刊设置的“青海文化论坛”等栏目彰显地方特色,尽显学术品位。三十年来,《青海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编发了多篇富含学术价值的精品力作,其编辑刊发的《十世班禅大师的爱国思想》、《中国藏族宗教信仰与人权》、《光耀柴达木人的时代精神》等论文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近百年柴达木开发史研究》、《不要让青海湖变成第二个罗布泊》等成果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赵晓)

  广东拟成立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战略联盟

  本报讯 近日,由广东省社科院与广州市社科院、深圳市社科院、东莞市社科院和广东省社科院江门分院发起,广东十余家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组建的“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广东社科联盟”)筹备会议在穗举行。此次会议旨在构建战略联盟,通过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进行资源整合,形成理论创新、决策服务、管理创新的合力。

  广东社科联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省委省政府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指导意见为依据,以全面提升该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理论创新和决策研究能力为出发点,以合作共赢为原则,构建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战略联盟。坚持立足广东,以世界眼光和国家大局谋划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通过战略联盟协调全省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科研力量,更好地为党政科学决策和全省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坚持改革开放,促进战略联盟及联盟各方科研组织方式、科研协作方式、科研工作方式改革创新,努力实现社会科学研究网络化、信息化、集群化和国际化,全面繁荣和发展广东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据悉,在组织方式上,联盟各方原体制不变和隶属关系不变,独立自主,互不干涉。各方在联盟共识和统一规划指导下相互支持、协调合作、互利共赢。联盟各方坚持科研为中心,服务党政科学决策为取向,相互开放科研资源及相互提供科研协助,实现互惠共进。共同推进科研信息化合作,推进理论创新、决策研究、学术交流、科研管理合作,推进科研成果特别是决策研究成果的交流共享。(新兰)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