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学历门”好穿“围城”难越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8-20 10:1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最近一段时间,社会普遍关注一场关于学历真伪的讨论。然而仅仅探究真相是不够的,值得进一步关注与反思的或许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众多的虚假学历,究竟应当通过怎样的努力获得成功,我们的社会究竟需要何种价值取向与道德信仰?

  在中关村的街道和天桥上,时常可以看到兜售假学位证或假毕业证的小贩和小广告。而在美国,据某教育机构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甚至明码标价出售学历。为什么这些个人和机构对伪造学历乐此不疲呢?市场的出现是因为存在需求,而市场的规模通常取决于需求的大小。据此推论,答案一定是社会中存在着对假学历的相当需求。就当前社会而言,取得学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正规考试进入大学并在一定期限内顺利毕业;二是通过非正规途径。前者需要付出时间、精力等多方面的巨大努力(结果还存在不确定性),而后者则仅需付出很低的成本——当然低成本换得的是假学历,但在某个无法或未能厘清真假学历并给予相应评价的社会体系中,这确实不失为一种通往成功的捷径。

......(作者:明辉 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