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15期特别策划“《共产党宣言》与当代中国”文章之一。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奠基之作,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影响最深广的经典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它的问世标志马克思主义作为成熟的科学理论正式诞生了。从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并且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如果没有《共产党宣言》的出版和指导,工人运动可能还要在黑暗中继续徘徊和摸索。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其雄辩而尖锐的笔锋和深邃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发展规律和必然走向灭亡的趋势,论证了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正如列宁所说,“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这里,笔者着重指出以下几个最重要的原理。
第一,《共产党宣言》阐明的最基本的思想,首先是关于人类社会结构及社会运动规律的思想。正如《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的,“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又进一步指出,“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就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这也就是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阐述的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以及社会形态及其更替规律的基本思想。关于“两个必然”、阶级和阶级斗争以及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等等,都是从这个最基本思想派生出来的。也可以说,这是《宣言》的最深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第二,关于“两个必然”的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用上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及阶级关系而得出的科学结论。资本主义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曾创造过辉煌,起过重大的历史作用,但是,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它在自己生命途程中同时包含着自身的否定因素。正如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从它产生的时候起就背负着自己的对立物;资本家没有雇佣工人就不能生存。”他还说,“赋予新的生产方式以资本主义性质的这一矛盾(指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已经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共产党宣言》正是用马克思刚刚形成的唯物史观,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得出结论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两个必然”的原理。在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更明确地指出,“《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共产党宣言》阐述的这个无可辩驳的结论,令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胆战心惊!
第三,关于阶级存在和阶级斗争的原理。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它像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始终。恩格斯在评价这一重要思想时指出:“在我看来这一思想对历史学必定会起到像达尔文学说对生物学所起的作用”,并指出马克思在1884年春天以前已经考虑成熟了。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马克思以前这个思想就已经被提出了,正如马克思在致约·魏德迈的信中所说,关于阶级的存在和阶级斗争,在他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和经济学家就已经发现了。他所加上的新内容是:“(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的科学论断非常准确地揭明了阶级存在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了阶级斗争学说的科学价值。否定这些思想无异于否定马克思主义。当然,在运用这一理论时必须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否定这个理论和夸大这个理论同样都是有害的。
第四,关于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的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矛盾而得出的重要理论结论。这些原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和思想的,《共产党宣言》对此都作了极为深刻而精辟的阐述。这里的核心首先是关于消灭私有制的思想。空想社会主义者已经认识到,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弊病的“根源”,并开始从理论上思考消灭私有制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科学地阐明了私有制的发生、发展和社会本质,解决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而不能解决的任务。《共产党宣言》指出:消灭私有制不是某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废除先前存在的所有制关系,并不是共产主义所独具的特征。”“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因为,现代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之上、建立在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之上的产品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不废除资产阶级的私有制,无产阶级就不可能真正获得解放,更谈不上解放全人类了。所以,《共产党宣言》以最鲜明的语言向世人宣告:“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共产党宣言》最后还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的发展程度怎样。”科学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特征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如果否定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核心思想,就无异于抽掉了科学社会主义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较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还必须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政策。实践表明,这是十分正确的。与这一基本特征相联系,《共产党宣言》还阐明了共产主义的其他重要特征,特别是无产阶级必须取得政治统治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必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些特征就构成了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质的规定性。
第五,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原理。这一原理集中反映在《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最后一句话里,可以说是《共产党宣言》一个结论性的论断。这一论断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对于这一重要原理的理解,在理论界存在着歧义。比如有的学者,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仅仅突出一个“人”的问题,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这是极其片面的。首先,这个原理作为《共产党宣言》的一个结论性观点,它是同《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整个思想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是以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史,以及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而得出的结论。如果脱离开《共产党宣言》的整体思想,或者舍弃这句话的前半句,那么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论断就可以作出各种不同的解释。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进步的过程。如前所说,过去的历史发展是同有限的社会生产相伴随,所以,人们获得自由的程度和需要满足的程度也是有限的。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展到比较高的阶段,达到阶级和人剥削人的现象消灭的时候,人才能真正得到全面发展,才能达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境界。那时,人的发展不再是片面的,也不再是虚幻的,而是全面的和真实的。那也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再次,与上述相联系,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进步过程,它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否则,脱离开社会主义事业,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流于空谈和空想。所以,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给它以极高的评价。
《共产党宣言》问世已经160多年了,它以其毋庸置疑的真理性和逻辑力量征服了世人。《共产党宣言》出版以来,至今用200多种文字,出版了数百种版本,其影响波及全世界。这在世界学术理论领域是绝无仅有的。恩格斯在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说:“《宣言》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现代工人阶级运动的历史;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在20世纪,由《共产党宣言》奠定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由理论变成实践,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并曾经出现了一个让资本主义世界胆战心惊的社会主义阵营。《共产党宣言》也必将对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纪念《共产党宣言》在我国出版90年之际,最好的礼物就是继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我们老一代革命家开创的事业,认真地学习和研究《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精辟思想,以及由这些思想所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理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作者:靳辉明)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