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主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20世纪初古希腊神话和悲剧中的原型在弗洛伊德的推动下,成为对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研究术语。虽然俄狄浦斯故事是一段远古的神话传说,似乎与我们的时代关系不大,但是从俄狄浦斯遭遇的生存境况和他所面临的悖论性选择上看,几乎每一个时代都存在俄狄浦斯,每一个民族的文学体裁中都会有类似的人物形象出现,都能在悲剧的俄狄浦斯中找到自身的东西。为什么这出悲剧中的俄狄浦斯主题还在继续诱惑着我们?理由在于它介于真实与虚构两者之间,介于秘索思和逻格斯之间,从根本上扮演了问题和暧昧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俄狄浦斯主题所追寻的问题在任何文本中都永远不会停止。村上春树希望解决的正是俄狄浦斯故事中无法解决的“谜”。
希腊情结与本土羞耻文化的影响
村上春树对俄狄浦斯主题的表述有其独特性,一方面基于他由来已久的希腊情结,另一方面出于对本土羞耻文化的理解。从创作主题上讲,这种现象既是对西方文学原型的借用和呼应,也是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和改造。日本神话历史、文学传统以及诸多作家的个人经历诱发恋母主题的不断重现,思慕亡母和追忆逝去的传统母系文化交织在一起,构成日本式俄狄浦斯主题的表述特色。近代以来,日本文学中的俄狄浦斯主题表述既传承了日本的文学表述传统,又借鉴了涌入日本势不可当的西方文学思潮。古代日本文学传统中的恋母主题和近代日本文学中的弑父以及恋母主题共同构成了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文学表述主题。
......(作者:唐卉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