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作为中国官僚政治制度全面展开的时期,影响了整个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结构”。在这个超稳定结构中,政治传播系统与官僚科层制互相耦合、嵌套,相互强化。一方面,官僚制使秦汉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帝国,统一的文字、发达的交通和邮驿系统以及政治文书系统,维系着帝国的有效运转。东汉王充曾说过:“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但另一方面,由于官僚体系的庞大,科层的复杂,委托—代理链条过长,秦汉政治传播中的信息歪曲与失真不可避免。
这种扭曲首先表现在官吏对政治信息的垄断上。正如韦伯所言:“官僚制通过保守特有信息来源的秘密性来提高监督性。”在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中,与皇帝决策越近的机构越容易膨胀,这几乎是官僚体制的一个规律。如“尚书”一职,在秦代最初只是文书小吏而已,但汉元帝时已号称“百官之本,国家枢机”。“尚书”的兴起表明:在官僚体制下,垄断信息的权力和能力决定了其在官僚层级中的地位。盖伊·彼得斯曾说:“全职文官通过控制信息、政策提案和有关可行性的知识的能力,即便他不是决策部门,也绝对有能力影响政治。”秦汉的政治传播依赖于官吏,自然无法避免这种官吏的操纵与蒙蔽,这增加了政治传播的复杂性。
官僚制下政治传播的扭曲还表现为“效率低下”和“欺上瞒下”。前者如史书中所描述的“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后者则更为普遍,《中论·遣交篇》评东汉末的政治情况是“文书委于官曹,系囚积于囹圄,而不遑省也”。吴思在《潜规则》一书中说:古代的政治传播(沟通)有七个层级,老百姓和皇帝之间隔着七道信息关卡,信息到达终点站皇上面前的时候,已经是第八站了。尽管在权力大小方面,皇上处于优势,但在信息方面,官吏集团却处于绝对优势。封锁和扭曲信息是他们在官场谋生的战略武器。
......(作者:潘祥辉 单位:浙江传媒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