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建峰 吴婷 周悦)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2010年专题研讨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奎元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立足世界大变动、中国大发展的时代机遇,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立足复兴中华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开创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新局面。
陈奎元指出,社会科学的发展,重要的源泉和动力来自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动和发展的需要。当前世界经济和政治处在大变动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领域都有显而易见的发展。在苏联垮塌以后,社会主义的理想及发展模式,几乎威信扫地,“在许多人的眼里,美式资本主义是完美无缺的”,是“历史的终点”。这种观点在我国理论界、社会科学界特别是青年人中的影响也非同小可。美苏两国在上个世纪是两种社会制度的代表,在冷战中互相对抗,结果是一方获胜、一方落败,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一败涂地。面对急转弯,在思想理论界有些人产生崇美的心理,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完全改弦更张才是出路,这种思想倾向的影响不容低估。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宣扬美国式资本主义为核心的“华盛顿共识”彻底破灭,德意志联邦前总理施密特在文章中写到“这场‘世纪危机’——格林斯潘语,使人们不再对资本主义抱有宗教般的信仰”。在国际关系中,美国的单边主义也遭受严重的挫折,最近奥巴马总统宣布美国将在8月底结束在伊拉克的战斗任务,撤出战斗部队。这个结局,与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预期,有天壤之别。表明具有强大经济、军事力量的美国在今日的世界并不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世界局势趋向多极化,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前几年,七国集团(后来变成七加一)似乎凌驾于各种国际组织之上,现在不得不让位于二十国的协商。这样的国际局势,总体上看,比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有利于中国的安全和发展。美国的领导人将中国称之为“利益攸关方”,而不是称作朋友或伙伴。他们不会放弃遏制中国持续发展的战略,中国不能一厢情愿做美国新帝国主义的诚实伙伴。
陈奎元同时指出,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显著地提升,但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我国改革、发展付出了很高的成本,仍然面临许多难关和抉择。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是进行式而不是完成式。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破解,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陈奎元讲到,毛泽东同志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人类总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现在是发现、发明、创造、前进的良好时机。不但社会的发展有这样的客观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鼓励解放思想,破除各种禁区,也为人们放开眼界、进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这就是难得的机遇。
陈奎元强调,科学研究最大的敌人是迷信,迷信盛则科学衰,科学兴则迷信破。他说,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解放思想,主要的指向是:不能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现在还应指出另一面,也不能教条式地崇拜当代西方的某种理论体系。金融危机发生以后,西方的一些政要和理论家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和批判,我看比我们的理论界更为直接和不留情面。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当权者和理论家在下力气谋求摆脱原有体制机制形成的困境,寻找加强金融监管、发展实体经济、扩大就业途径、缩小收入差距、保障弱势人群等方面的对策,以新的思维考虑他们的明天。如果我们的理论家还以昨日的美国为偶像,那无异于甘居人下。比较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异同、优劣,审视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走向世界前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陈奎元指出,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培育的以破私立公、为人民服务为特征的革命传统,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引以为自豪的精神优势。现在时过境迁,这两个传统究竟还有多大分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问题不能凭理论家的判断为依据,也不能凭政治家的感觉下断言,而要看社会实践,看各类人群的思想境界、道德操守,看作为先进分子的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思想行为,看人民群众、特别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底层人民群众的实际状况,以及我们下一代人的精神状况。在这些方面,优良传统的影响依稀可见,同时也存在严重的不良倾向。各种信息提示我们,信仰不明,道德沦落,文化低俗的气氛正在弥漫,对中华民族的复兴造成严重的困扰。五千年文化道德的优良传统在哪里,我国的精神优势在哪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应当关注这些根本的问题。要以传承民族精神的精华,提升民族的道德素质为己任,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为促进各阶层、各民族、各种不同行业、各种群体的平等、和谐,为实现五个文明进行探索,提供思想理论方面的服务。
陈奎元还强调,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于党和国家的大局,要自觉地维护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在意识形态领域要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我们并不排斥当代西方的理论和文化,问题是站在什么立场,站在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立场上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有益经验,还是把社会主义偷梁换柱,丢掉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党和国家根本前途和命运问题,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这个界限不划清,社会科学就不能称作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科学。要重温邓小平多次明确阐述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维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宪法载明的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社会科学要为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作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