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期里,淮北地区被称为“洪水走廊”,洪水对淮北生态的影响至关重大。淮北的洪灾是如何形成的呢?1680—1855年的近200年里,中央政府每年在淮北均要投入数百万两白银的治水经费,进行大规模的治水活动,为什么始终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水患问题呢?淮北不同的亚区为什么常常要为一道闸坝、一条河流而大动干戈呢?这些问题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中国传统政治密切相关。
黄淮治水最终导致泗州沉没
万历七年(1579),潘季驯主持的黄淮治水工程竣工。这次工程共筑土堤长112268丈,砌石堤3374丈,堵塞大小决口139处,修建每座长达30丈的减水石坝4座、新旧闸和车坝各3座、函洞2座、减水闸4座,筑拦河顺水等坝10道,疏浚运河淤浅11563丈,开河渠2道,栽植护堤低柳832200株。为了加强清水对黄河泥沙的冲力,潘季驯设计逼迫全部淮水以趋清口,将大涧、小涧等原来出水口全部闭塞,这就是治黄史上著名的“蓄清刷黄”、“刷黄济运”之策。
在实践中,由于黄河不断淤垫,湖水入黄越来越困难,反而常被黄水倒灌。唯有人为地提高湖水水位才能勉强刷淤,这样,潘季驯所筑的高家堰在一代又一代河臣们的努力下不断加高加固。1677年,靳辅治河,大修高家堰,南抵翟家坝,北迄烂泥浅,并大辟清口,挑引河四五道。由于淮河中游地区地势极为平坦,河流落差极小,筑堰蓄水所淹的面积巨大。这样一来,泗州等地随时都面临灭顶之灾。康熙十九年(1680),泗州城终于永沉湖底。可以说,靳辅主持的这次河工是泗州沉没的直接原因。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